要想以后不后悔,现在马上就给宝宝做感统训练!!!
知道玩对孩子有好处,但也许你更多地是认同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可以提升认知、多运动可以锻炼身体... “多玩”对孩子的意义仅是这些吗?
以往OK妈一直说大脑、智力发展,前两天好友和我说了件事,让我感触良多,是时候说一说与大脑有关、与智力无关的另一件事了。
[壹]智商130,考试不及格
朋友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平平,某一次语文考试以每错一题倒扣5分的计分制,结果她女儿拿了零分!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朋友发狠带女儿去做了智商测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啊~医生说她见过最高的也就140分,而朋友的女儿分值却高达133分!
不是智商的问题,那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学习的障碍?小朋友的视觉、听觉、注意力都完全正常啊~为了找到答案,朋友继续带女儿做了另一项测试——感觉统合测试。结果出来了,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个什么鬼?
感觉统合是我们大脑在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一项活动,是大脑对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以灵活的、不断变化的方式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比较、选择、联系,增强或抑制,做出综合判断后形成可执行指令给到我们肢体。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指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障碍。
为何会出现感统失调?
由于天生的原因,如早产,破腹产,或者因为后天的原因,如活动空间不够,交际机会少等等因素,都会造成孩子的感统失调。
[贰] 静不下心,平衡感差,胆小又脾气暴躁...
这些都可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
回到朋友这个事情,拿着感统失调这个结论再去反推女儿在学习中的问题,用朋友的话说,那简直就是条条对号入座,准到爆哇。原先总是不能理解她为啥总会把5和7写成境像、为何左右结构的汉字老是左边咪咪小右边斗斗大、写数字也总会漏掉几个,看来是粗心大意才不是罪魁祸手。
有了朋友这个案例,我也开始暗自担心了,我家儿子会不会也存在感统失调?特别想立即去带儿子做个感统测试,但在脑神经科工作的同学告诉测试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借助的测试项目会相对局限。测试就免了,那还是赶快的开始收集资料,来对号入座自查一下吧。(其实心里一万个希望一条都别对上~)
阅读跳行、书写漏字—— 视觉统合失调
如果在阅读的时候经常出现跳行,审题也总会审错,甚至于不愿意认字,那可能得要考虑视觉统合的问题。视觉统合的孩子在学习中会表现为,书写容易犯错,例如写字会出格、偏旁部首颠倒、多个字或少个字、颠倒顺序,或是在计算的时候常把结果写颠倒。此外,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丢三落四。
听不进话—— 听觉统合失调
“左耳进右耳出”通常是用来讽刺孩子心不在焉、不听话。如果排除孩子是有意识地在排斥爸妈的“唠叨”,真的是总会对听到的信息比较不敏锐,也不喜欢和别人说话,那就得看看是否听觉统合失调。
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会认为听别人说话是与自己无关的,其实是因为自己注意力不够,并且随着长期专注力不够,记忆力也会减弱。
对接触过于敏感或者完全无感—— 触觉统合失调
有些孩子特别不喜欢别人摸他碰他,只要你一个伸手动作他就开始躲;又有些孩子超级喜欢被人摸、喜欢各种表皮的刺激感,这两种极端都有可能是触觉统合失调。
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除了在接触上的过激反应,还有可能会在在精神上会容易感到不安,缺乏自信、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抵触和外人沟通,不合群、孤僻。此外挑食厌食、拒绝改变环境、害怕陌生环境等也是触觉失调的表现。
晕车或完全不晕,方向感差—— 前庭平衡统合失调
以前我只知道晕车是平衡感差的表现,但没想到完全不晕也是有问题的。没错,医生朋友告诉我,除非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飞行员,普通人在剧烈的摇晃中就是会晕的,如果不感到晕就是因为平衡器官对失衡的状况感知迟钝。
另外,平衡统合失调的孩子做事协调能力也会比较差,例如容易将鞋穿反、对距离观测不准、开小电动汽车时掌握不好方向感。前庭平衡差的孩子一般也更能给家长老师添麻烦,因为会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闭眼会摔倒、表达能力差—— 本体统合失调
以前班里总有个同学在体育课时会被嘲笑,因为无论是正步走还是跑步,总会同手同脚。现在就能理解了,这种肢体不协调,以及方位感差,容易迷路,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其实就是本体统合失调。
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不会跳绳、不善用筷子、手工能力差,或者显得笨手笨脚。有些情况甚至会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极差,口吃等。
当然我想说,有类似于感统失调的表现,并不一定就是感统失调哦~如果真的希望了解孩子的感觉统合是否良好,可以去神经科医院做一做相关的检查。
[叁] 三岁前不明显,却是调整关键期
因为感统失调在三岁前非常不明显,既不影响吃饭、也不防碍睡觉,并且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很正常,所以爸妈似乎感觉不到感统失调对自己的威胁。
虽然感统失调不容易在学龄前发觉,但学龄前却是最黄金的纠正期。2-6周岁是感统学习的最佳预防期,7-12岁是最佳调整纠正期;而超过12岁脑神经基本发育成熟,基本就很难再通过干预来达到训练效果了。
孩子的大脑在7岁之前主要就是一部感觉处理的机器,对周围的感受来自感觉印象。小朋友对事物认知没有高深的概念,他们就是通过碰触这些东西,移动身体,来增加碰触感。这时候他们的反应多是肌肉及运动型,而不是心智型。
因此孩子年龄越大,触感的训练做起来就越累,如果是要做为纠正的话花费的时间就越长。而借助宝宝本身就处在行为发展期的时间段,都不用特别以纠正或是训练为目的,可以鼓励孩子多攀爬、多玩泥巴、多钻洞,哪怕是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本身都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只要两个字“放手”,就可以轻松地边玩边锻炼。
[肆] 不想感统失调,就让孩子疯玩
说白了,感统失调终究就是“娇生惯养病”,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刺激太小,爬高不给爬,自己穿个鞋子也被爸妈代劳,孩子应该受到的刺激少了,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就少了。介绍几个适合爸妈们自己平时多对宝宝做做的小游戏,都是相当不错的感统训练家庭版哦。
>>> 挠痒痒
让孩子躺在床上,家长在其脚底、腋下、胸口等部位挠痒痒,和孩子边游戏边问孩子被搔痒位置的名称,猜对了还可以给个大大的奖励,如“give me five” 或者“爱的亲亲”。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孩子触觉对其身体的影响。
这个游戏保准孩子百分百配合,不过别在睡觉前玩哦,否则太兴奋了反而会影响到睡眠。
>>> 袋鼠跳—— 提升平衡力
超市里扛回的米袋子用剩了后,让孩子站在袋子里面,人站直、双手抓住袋口的两边,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这个动作就要求有很好的协调性和触觉,在起跳的同时也要保证两只手对袋子有提拉的协同。
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由爸妈帮忙抓住口袋边缘辅助提着跳起来,5岁左右宝宝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
>>> 倒滑滑梯
小区的里的滑滑梯都是免费资源,不仅要让孩子多玩,还可以多让孩子倒着滑,也就是头朝下。有危险?没错!很多有点危险的运动都是非常有助提升于本体感的。在大的空间中孩子可以通过方位的变换来感知自己和空间的关系。而家里被禁止的爬沙发、跳床,如果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真的不要管太多哦。
>>> 大车轮—— 锻炼前庭平衡和本体觉
把长宽高大约在1米×0.8米×0.8米的大纸箱(例如洗衣机的空箱就很好)去掉盖和底 ,平放像一个山洞一样,0-3岁的宝宝可以用作爬行钻隧道,2-6岁的孩子可以和家长同方向并列跪趴纸箱里面,2人脸对着纸箱内壁同时向前爬行,就像大车轮在转动一样。 也可以在纸箱内外贴上宝宝喜欢的图案,这样多了色彩认知也增添玩的情趣。
箱子里面狭窄的空间可增强孩子的好奇,同时对空间知觉和方向感的要求比较高,提升孩子大运动能力,锻炼前庭觉和提升本体感。空间知觉的发展会让情绪稳定。
PS: 感统训练太重要,这在过去我们的知识体系里是很少能接触到的,我知道这些也是在儿子已经快三岁了,因为他的平衡感偏弱、运动能力也不行,所以一直会想着,要是早明白,我可能就会有意识加强他这方面的培养了,带着他各种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各种攀爬,后来看到资料里说rainbow这种在欧洲国家的传统玩具对宝宝的感统非常有帮助,我也真的去找来了,想弥补之前的遗憾,当妈的真是操碎心,所幸他很喜欢!
0-6岁是感统训练黄金期,妈妈们一定要抓住,当然也完全不用用太揪心,明白这一点,给他创造放肆玩的环境,找到对路的开放式玩具,放手就好!
文章来源:妈咪OK(ID:mami-ok)
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的原创育儿号。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关注0-6岁宝宝的大脑科学、早期发展,也分享有关睡眠、喂养、疾病等最有细节、最具参考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