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30日 27.0°C-27.0°C
澳元 : 人民币=4.72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华社连发四文,要求坚持“房住不炒”,透露了什么信号?

2018-07-31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截至7月31日,新华社已经连续四日发布“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文章。

四篇文章的题目分别为“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精准出击巩固调控成果”、“莫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新的风险聚集地”、“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

在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背景下,加上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相比上年有明显下降,为下半年进一步发力留出了空间。

“去杠杆”也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始进入“稳杠杆”阶段。市场也普遍对基础建设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提速寄予了厚望,楼市也再次在稳定经济的背景下回到投资者视线,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火热、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回温。

新华社在此时连续发文,为楼市降温,并再度强调防止“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新的风险聚集地”,显示三大攻坚战中的“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系列文章要求,坚决遏制楼市投机炒作,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建立社会投机资金和楼市健康发展之间的“防火墙”,对短期炒房行为严加限制。

川财证券分析提到,目前财政宽松可能更多只是去杠杆大方向下节奏上的微调而非方向上的转折。“严控房地产短期炒房行为,有利于保证在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环境下,全 国楼市的调控成效,稳定居民杠杆率。”

新华社“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系列文章重点节选如下。

1)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

不可忽视的是,楼市总体稳定下,部分地方投资投机现象抬头,局部市场出现升温。

据记者近期多地调研,有些地方用一线城市或某些地域更高房价进行比对,认为本地房价属于价值洼地,比价心理助长调控“松口气、歇歇脚”“让房价再飞一会儿”的心态;有些地方出台“人才政策”,由于门槛过低,客观上存在绕开限购政策的漏洞;还有些地方出台购房摇号政策本意体现公平,但一二手房房价倒挂的现实刺激潜在需求提前透支。

……

地方政府应坚定不移承担调控主体责任,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严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实处。一方面抓住供需矛盾,拓宽调控思路,调整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坚决遏制投机炒作。增强调控的可预见性,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放弃对土地财政的“饮鸩止渴”。

房住不炒,军令如山。对于热点城市、潜在热点城市、特点周边城市需要重点监管,而对于工作不力、市场波动较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则应予以坚决约谈问责。

2)精准出击巩固调控成果

一些开发商炒买炒卖、哄抬价格、诱导购房者规避政策,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稳定,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推波助澜。改善和创新楼市调控手段,精准出击,是巩固楼市调控成果的当务之急。

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看出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对落实“房住不炒”要求认识仍不到位,个别城市发展理念陈旧,对于市场炒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希望炒高房价拉高地价,由此增加卖地收入推动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没有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仍希望依赖房地产业挣快钱,解决结构性矛盾乏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进展缓慢。

3)莫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新风险聚集地

在地方政府高涨的土地出让热情和房企拿地力度不减的情况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住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攀升,这些城市很可能出现新的风险积聚。

防止三四线城市成为风险聚集地,地方政府应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调控主体责任,切实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确保市场稳定,兼顾棚改、调控、去库存多重目标。

要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在供地方面要严格避免短期行为,不能因为市场高涨,就大量供应,要从实际供需平衡出发,长远考虑市场承受力,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和结构。从宏观金融层面,则要建立社会投机资金和楼市健康发展之间的“防火墙”,对短期炒房行为严加限制。

4)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

作为住宅市场的前端,土地市场更应抑制炒作,才能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高温,个别热点城市高价地频现,是当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中的不和谐音,也是风险隐患,应该深入调查,加以整顿。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应保持土地供应节奏的科学平稳有序。有些地区曾一度出现为避免高价地而减少供地的情形,导致供需矛盾越积越深,地价高涨风险也越来越大。相关地方政府应着眼未来,从合理控制地价、保障土地供应上继续着力,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和节奏,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

建立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土地是一个关键突破口。现行土地批租制度下,大多数用地供应几乎全部采用招拍挂方式。原国土资源部今年初表示,我国将逐步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我国土地供应模式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地价控制将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关键词: 新华社信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