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此轮冲突的根源:加勒万河谷的工程大比拼(组图)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作者及原出处观点,仅供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6月24日,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前沿的中印两军又呈现了6日前「解除接触」的平稳态势。同日,中、印两国防长也已抵达莫斯科,為两国见面做好了準备。加之北京与新德里都谈及了「採取措施為局势降温」的措施,发生在15日晚的激烈冲突似乎就已吿一段落。
不过,这场导致20名印军士兵死亡的冲突,可能只是双方更大规模佈局乃至工程竞赛的烟幕弹。
发生在要冲的争锋
根据中方公布的信息,此次冲突源於2020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附近的什约克河(Shyok River)两岸的新一轮的建设活动。
印军不仅在什约克河上修建了大型军用活动便桥(bailey bridge)设施。印军还渡过什约克河,向加勒万河口向河谷纵深方向修建了简易公路。这一系列建设活动会导致如此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足见说明问题的敏感性与严重性。
资料显示,加勒万河谷地区,位於中印边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加勒万河在这里向西注入什约克河。这一河谷是中亚客商从阿克赛钦出发,经什约克河谷,通往克什米尔、北印度平原、印度河流域的传统商道。也是1962年控制线距离印度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最近的节点。
到6月18日,根据印度《印刷报》(the Print)、《印度斯坦时报》等媒体披露的消息,印军在歷经一周的紧急施工后,完成了此处长60米的军用活动便桥的建设。这一报道也进一步展示了中印在西部边境地区工程对峙的紧迫。
印度逐步摆脱困境
印度在拉达克地区的基础建设长期薄弱。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拉达克,印方多年来只有长574公里的一号国道和长480公里的列城-马纳里高速公路用於运输物资、增派装甲车辆等。两条公路均為冬、春季封冻。在西部边境尤其是靠近1962年控制线一侧,印方只有简易公路,机动周期较长。
因此,根据地势与地形,中方一度颇具优势。解放军可以沿喀喇崑崙走廊南下,威逼印度在2008年修復的斗拉特别里奥地机场。在印方看来,解放军甚至可以沿加勒万河谷、空喀山谷、温泉区以及班公湖北岸的羌臣摩山地同时前出,威胁印度在什约克河河谷地带的全部居民点。
随着印方建设耗时20年的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通车,印军可能已经在2019年4月22日后彻底改变了它几十年间於西部边境地区兵力堆积、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
这条长约255公里的全天候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依託配套的37座活动便桥等设施,以往龟缩在什约克河谷的印军据点就能连成一片,印方一举连通了斗拉特别里奥地机场、列城以及班公湖北岸羌臣摩河流域。这条公路也因此被印度军事专家称為「中国的眼中钉」。
至此,印方终於有了沿与1962年控制线平行的公路,派出军警「宣示主权」的可能。而多建几座新桥,更可以让印军渡过什约克河,重新接近1962年控制线。
自2019年10月22日开始,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国防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已大力支持印军在什约克河上的建桥行动。当时,这两人在距加勒万河口30公里处,為一座长426米,宽4米的大型军用活动便桥剪綵。辛格还特别强调了「此桥有助於印军快速调动」。可以想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军人员、物资可以因此被运往1962年控制线附近,印方已具备在局部地区改变战略态势的实力。
解放军的反制
為了应对印度加紧控制边界,解放军便在此桥四至五公里处的加勒万河口,即1962年控制线处筑垒,以便扼守一点要冲,截断印方走廊。
根据地理资料显示,加勒万河口处的山脊海拔约為4,200米,河口平坦地带海拔约為4,100米,两处山脊均可无阻碍俯瞰什约克河谷及西岸设施。在印方坚持修桥后,解放军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趁2020年春、夏之交开始在中方高地处修筑观察点、火力点,并把集结点与哨所从以往的加勒万河谷内前出到加勒万河口的山脊地带。
对峙之后,印度民眾当街焚烧中国製造的商品以泄愤。(Getty)
於是,在2020年5月上旬,加勒万河口到什约克河上就出现了中印两军面面相覷、热火朝天施工的荒诞景象。双方一度确保互不越界,并在六周内基本完成了工程建设。当印军一侧发现已遭压制后,印方在6月15日的冒险也就可以理解:这一营「精鋭」官兵旨在拔掉解放军在山脊高地的火力点,以确保桥樑与公路的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伤的冲突也就随之发生了。
边界的基建竞赛
其实,加勒万河谷一地的战线只是中印在西段边境工程战的一部分。双方在班公湖地区也存在着类似的对峙和比拼。有资料显示,印方在2020年5月前,曾在羌臣摩山地,即印方称為「八指」的地区摸索了一条直插解放军哨所后方的山路。而解放军也在同期开始加强沿1962年控制线的巡逻。在双方於5月6日爆发了斗殴事件后,解放军就将印军驱逐到1962年控制线以西,并加强了此前佈置在北岸的哨所、快艇码头等设施。
事实上,中印两军在边境地区的投入都比较突出。相对於解放军在边境地带修建机场、派驻重装部队等安排,印方也在2017年后,沿双方控制线佈置了大批热感应装置及监听设备。这使得以往荒无人烟的边境地带逐渐被两国两军整体纳入视野。
在中国大举换装新型设备,印度也大举购入山地设备后,两国全长3,488公里的边界地带已大不一样。儘管印方的卫星测控、电子战等能力较中方稍弱,但印方可以在局部战场依靠数量优势实现局部均衡,这种实力的展示是两大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会做的事情。以至於在未来,边境摩擦的增加恐将难以避免。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作者及原出处观点,仅供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