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2.4°C-24.0°C
澳元 : 人民币=4.7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电台检讨出炉:寒冬下公共广播之死?(图)

2021-02-26 来源: 德国之声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香港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政治动荡,媒体业也不例外。多年来角色争议不断的香港电台,在反修例运动后成为箭靶之一。近日港府公布港台的检讨报告,勾勒出香港公共广播的未来——究竟是出路或末路?德国之声访问业者和学者,探讨它对港台及传媒生态的冲击。

香港电台检讨出炉:寒冬下公共广播之死?(图) - 1

自从2019年的示威运动后,香港电台便承受越来越多来自社会与政府的压力。

经过七个月的检讨,香港政府在2月19日公布“香港电台的管治及管理检讨报告”,罗列这家公共广播机构的“六大罪状”。报告批评六方面的不足,包括编辑管理及投诉处理机制丶衡量及评估服务表现丶港台工作人员管理,还有财务管理丶物料供应及采购丶资讯科技管理。当中,港台的编辑管理制度被指存在“缺失”丶“问责意识薄弱”,作为总编辑的广播处长及高层管理人员“角色被动”。

领导港台五年多的广播处长梁家荣提前解约,在报告公布当天匆匆离任。港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形容:“一场反修例风波后,唯一变相下台的官员竟然是广播处长,实在是相当讽刺。”工会认为检讨报告的理据薄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局试图以高压行政手段“解决说真话的人”,令港台成为香港政治问题的代罪羔羊。

传媒人曾志豪在香港电台工作21年,他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检讨报告出炉后“内部士气一定不会好”。纵然种种批评是预期之内,但现在员工更感整顿迫在眉睫。“报告批评港台这家百年老店从头烂到尾,犹如动大手术前的体检报告,但那报告是不尽不实的。”他反问:“港台节目过去夺奖无数,获得外界肯定,如果制度如此烂透,那些成绩是怎麽来的?政府没解释,只是全方位否定港台的成绩,制造改变编辑工作的藉口。”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整顿港台之势已酝酿多时。两个长寿时评节目《头条新闻》和《左右红蓝绿》,因为内容批评警方被裁定偏颇,去年接连停播,复播无期。记者利君雅在反修例运动期间连番质问特首,随后接到大量投诉而未获续约。得奖新闻节目《铿锵集》资深编导蔡玉玲,因制作721元朗白衣人事件的调查报导而被检控违法查册。另一方面,港台亦被质疑有自我审查之嫌。社运领袖罗冠聪去年流亡英国后,港台称他因国安法被通缉而把其受访节目下架。本月中,港台罕有地跟随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的决定,停播BBC国际频道及其节目。

以官僚瓦解自主

这次检讨由港府内部的高级政务官负责,委员会大部分成员是公务员,港台只有一位助理广播处长作代表。检讨报告建议,港台要加强“编辑管治”丶“必须上报制度”,并主动向政府委任的顾问委员会征询编辑方针;改善处理投诉的制度,为员工制定“工作期间及工作以外的行为守则”;参考外国公共广播机构,聘请独立评审员定期评估节目标准及质素。

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对检讨结果不感惊讶,她向德国之声表示:“委员会的组成已有一定偏颇。当它的成员几乎与媒体无关,他们只会关心港台作为政府部门的表现是否合格丶是否符合政府预期,完全没有考虑其媒体角色。”从三月一日起,港台将会改由一名没有广播经验的高级政务官掌管,是主权移交后第二次由政府中人空降此职。梁丽娟预计:“检讨报告批评港台管理不善,制造了空间让下任广播处长拥有更大权力,在编审过程中可以干预更多。”

曾志豪认为,政府强调的问责和上报制度会令制作人员的压力大增。他说:“以前我们做《头条新闻》只需考虑节目够不够好笑,但现在要想会否踩红线,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创作空间。新闻节目编导以前只需考虑找不找到真相,现在多了条绳子捆住,监察社会变成要先监察自己。”他担心制作人员会为了减低自身风险,自我设限避免触碰具争议性的题材。

即使检讨未上路,港台内部的工作气氛已渐渐转变。有不愿具名的港台编采人员透露,不少时事节目经常接到大量投诉,当中以电视部处于风眼区。他告诉德国之声:“从职业投诉观众,到亲建制媒体丶意见领袖和政治人物,犹如有系统性的攻击,有时候他们甚至只是针对报导里的一丶两个字”。他说不止选材和写稿会很小心,访问时也会尽量提问开放式问题,避免直接就某个立场质问对方。

曾志豪曾任老牌时事讽刺节目《头条新闻》的主持人多年,现时在港台主持休闲的清谈节目。即使内容不涉政治,他仍然步步为营:“例如讨论新冠疫苗,要留意不能让人觉得我认为哪款比较好。每次主持节目都好像上法庭一样,事前要想好控辩双方反应,小心别让人捉到痛处。但这种谨慎是无止境的,因为没人清楚真正的红线是怎样。”新任处长会如何执行报告的建议仍然未明朗,曾志豪预料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管理层利用架床叠屋的行政程序,拖垮编辑流程,令不受政府欢迎的制作胎死腹中。

公务员主导公共广播

香港电台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媒体之一,也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虽然名义上它有《香港电台约章》保障编辑自主,但实际操作上它隶属政府部门,所有拨款来自政府。长久以来,港台因为这个矛盾的角色而处于政治漩涡中,尤其受到建制阵营猛烈抨击,认为它应该要更多为政权发声。

洋洋洒洒近百页的检讨报告,令人稍为意外的是,当中不少篇幅把矛头指向港台的人手运用。报告指港台严重依赖外判合约员工,职位“泛滥”且造成利益冲突风险。在港台工作多年的曾志豪也长期是合约员工,他认为政府想铺路缩减合约员工人手,由公务员主导制作。“对政府来说好处很多,公务员本来已经有守则要遵守,刚刚又要求他们宣誓效忠。可以想像如果节目全都由他们制作,会受到更大制约,更守规矩。”他说:“政府想香港电台平佣化,所有制作都平平凡凡丶千万不要太突出,这已经是对媒体和节目质素很大的冲击。”

香港的新闻自由过去一年半来受到了不少考验。

虽然港台由公帑支持营运,却一直面对资源不足的问题。刚刚公布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显示,港台下年度的预算削减4.6%至9.95亿港元,但工作量却增加,首播节目的制作时数要由1741小时增至1830小时。本周四,政府宣布把前身属港台教育电视大楼的地皮,安排于本年稍后出售。而在数年前,港台兴楼新大楼的计划在立法会遭建制派否决,到今天依然遥遥无期。

学者梁丽娟直言:“你要它用60年代的建筑物丶80年代的设备,制作2021年的数码广播产品,是否公平呢?”她指政府多年来不愿意为港台合比例地增加资源和人手编制,才是检讨报告所述问题的根源,但当局却倒果为因。“我觉得是整个管治文化的改变,以往公共广播强调编辑自主丶新闻自由,尊敬其专业判断。但现在似乎政治任务先行,失却了对专业的信任。”

港台成为官媒?

香港电台这家百年老店其实并非第一次面对“前途问题”。成立于1928年,港台初期被视为官方喉舌,上世纪60至70年代发展为公共广播。港台最有望“独立”的一次是在80年代,当年港英政府批准港台仿效BBC“公共化”,转营为拥有财政和编采自主权的公共广播公司,却最终在中方反对施压下胎死腹中。及至千禧年代,港府再次成立委员会检讨它的公共广播角色,始终仍然维持原判。

这次检讨港府称对港台“有期望”,目的是要完善它的运作。梁丽娟认为新管理层会把公共广播重新定义,让它不能再是一把利刀。在传媒寒冬之下,其他媒体也难以独善其身。“当公共资源操控在政府手上,香港未有民主化制度,要如何监察政府呢?在管治新常态下,所有具一定规模和资本的媒体都要妥协,无法回避。其实很悲哀,是香港整体的倒退。”

梁丽娟觉得即使以往那免于恐惧的自由不复再,也不代表港台必定成为喉舌。“就算以后港台再也不能做出像以往那麽能够代表港人声音的制作,香港人也会明白它面对的困难,因为那困难不止是港台,而是全香港共同面对的。”她依然怀抱一点乐观:“还是可以在有限空间里发挥专业,当然要更有智慧地摸索报导的可能性。”

不过,感到悲观的仍然占大多数,包括在业内打滚多年的曾志豪。“我觉得港台的公共广播角色已经告终,在2021年划上句号。以后就正式变成官媒,已经很明显了。”尽管如此,他说身边的港台人还是不想马上投降。“我认识很多同事都想再坚持一下,看看最后的‘改革’是怎麽样。既然政府声称会继续尊重编辑自主,继续完善公共广播,那就看看到底是完善抑或完结吧。”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