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9日 31.7°C-31.7°C
澳元 : 人民币=4.5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2021-03-30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的崛起给各国普通民众的观感并非都是“威胁”。中国未来外交方向,可把突破口放在经济、金融领域。

3月18日,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开启了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的第一场“2+2”高层战略对话。这场会议以两国高官的激烈言辞交锋而引发世界瞩目。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 1

我们使用Meltwater数据库采集分析了会议后一周之内的国际舆论对这次会议的报道和评论,着重关注舆论对美国政府代表——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评价。

截至3月26日,我们共分析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约1.4万条相关报道以及网络言论。通过Meltwater内置的文本情绪分析模型,对上述内容进行关键词和情绪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发现。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观点列举

以“安克雷奇+布林肯”做为初步关键词,对互联网上与本次高层对话的相关报道评论进行筛选。在搜索结果中,有几组较高频次出现的二级关键词引起我们的注意:Biden administration(“拜登政府”,出现频次为2948),human rights(“人权”,出现频次为970),Trump administration(“特朗普政府”,出现频次为1523),allies(“盟友”,出现频次为1595)。

在对整体搜索结果区分不同国别、多次进行文本和情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趋势。

一是,美国民众对拜登政府的态度分析。以Biden administration+Anchorage为关键词,对推特上的内容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情感走向分析,发现美国国内舆论中持中立态度的内容占72%,持积极态度的占5%,持消极态度的占22%。

对持积极态度的5%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持积极观点的信息几乎都与美联社的一篇报道相关。报道指出,拜登政府通过加强与盟国的协作关系来达到抵制中国的目的,而这一外交做法已经初显成效,特别是和韩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双边关系已经在拜登任内有所巩固。

对持中立态度的72%的内容进行基本的文本梳理可以发现,美国民众在有关美国国内新冠疫情和疫苗接种等问题上仍然保持一个不置可否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曾承诺,在任职的头100天将接种2亿剂新冠疫苗,这是他最初目标的两倍。但对于最终结果如何,民众似乎仍然持观望的态度。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 2

最后,我们对22%的持消极态度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美国民众对拜登政府的失望态度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上出现的一个关键词:“美国人权”。在阿拉斯加会议上,中国代表杨洁篪对美国的人权问题的尖锐批评,引发了美国本国民众对美国的人权和民主制度的负面观点的反响。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3月25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就美国西南边境的非法移民问题大作文章,抨击拜登政府没能看护好美国边境。

据路透社报道指出,自从拜登上任以来,美国的非法移民人数有所增加。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2021年2月在西南边境截获了超过10万名非法移民,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超过170%。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尔卡斯(Alejandro Mayorkas)3月16日表示,该国“有可能在西南边境截获比过去20年更多的(非法移民)。”

自上任以来,拜登已经改变了特朗普政府的许多移民和边境政策,包括停止修建边界墙,恢复“俘获和释放”政策等。而非法移民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令美国的疫情更加复杂。

疫情和来自中国的对美国人权的挑战,使得美国一直以来面临的制度性危机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在持消极态度的内容中检索发现一个高频词汇“suck”,相当数量的民众用“suck”等字眼来形容拜登政府。持消极态度的内容在特朗普周四的新闻发布会后开始出现一个增多的趋势。同时最近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8%的人认为其生活方式的主要威胁是在国外,而54%的人则指向“美国内部的他者”——不是中国,不是俄罗斯,不是伊朗。他们认为对美国、对其民主和价值观的最大威胁,是来自美国内部。

二是,再对其他国家的相关内容进行关键词检索,更得出有趣的发现。围绕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产生的讨论多集中在越南、印度、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对其中的“五眼联盟”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进行分析,发现这三个国家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在推特的这个特定舆论场域中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展开讨论,而且在关键词、情绪倾向上具有高度一致的特点。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 3
(加拿大)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 4

(英国)

针对其否定性内容进行梳理,出现了高频词汇“contempt、testy talks、litany of issues”等,而话题多是围绕新冠疫情,以及美国国内针对亚裔种族主义和暴力、中国的新疆、香港人权问题、以及中美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等展开。

其中澳大利亚的驻华大使格雷厄姆•弗莱彻提出的观点引起了英澳印度等国多人次的转发,值得关注。他认为中国目前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惩罚活动属于一种斗气行为,因为目前两国关系高度紧张。中国希望通过以贸易惩罚的方式对其进行制裁,达到让澳大利亚屈服的效果。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官员在3月25日称,澳中贸易涵盖广泛行业,其中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最大。中方征加关税的政策让澳大利亚的出口贸易遇到了严重挫折。大使还警告说,过于依赖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公司可能会受到政府主导的“经济胁迫活动”的影响。

三是,印度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的关注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在570条相关内容中,12%的内容对这次会议持消极看法,其消极态度的来源于美国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针对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移民政策问题的关注。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表现?(组图) - 5

在对中立内容进行观点梳理时发现,印度舆论界的两种观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对中国大国崛起的认识:安克雷奇之争揭示了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现在没有试图处理美中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抗主义立场。这些特征标志着中国的自信心增强,在与美国打交道时也毫不客气、针锋相对。北京通过其言行告诉美国新政府,它在军事、意识形态和经济方面的实力让它有信心直面来自美国挑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美中关系渐趋紧张的情况下,印度必须给自己留出多种选择来应对最紧迫的挑战,包括增强其自身的发展,同时应对北部和西部边界的对手,并更好地治理脆弱的国内社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的四国安全对话”关系只能作为印度的一种选择,不能将印度的战略未来高度捆绑在四方集团“QUAD”战车上。

四是,在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的情绪取向分析上,有两个国家的舆论有所不同,那就是德国和越南,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结果的态度分析上,两国都保持着观望和中立的态度,越南更多的只是关注会议本身,但德国对中国的舆论更呈现出相对客观中立的态度。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中德之间具有深度贸易往来,与其对抗不如积极合作与交流。德国作为美国的关键欧洲盟国之一,其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后对中国的合作态度值得关注。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后的几个问题

美国民众对拜登政府的信心调查

在拜登上任伊始,大多数美国人对他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抱有信心。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2021年2月1日至7日对2596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60%的受访者对拜登的外交政策有信心,这比奥巴马上任之初要少(74%),但比特朗普上任时的情况(46%)要好。69%的美国人认为,拜登当选总统会使各国以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美国。

而在美国民众心中,经济和安全问题是公众看待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美国公众的首要外交政策重点放在国家面临的关键问题上,包括保护美国工人的工作、减少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传播以及保护国家免受恐怖袭击。另有55%的人表示,改善与盟友的关系是拜登政府的主要目标和当务之急。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加强联合国、援助难民、减少海外军事承诺或促进海外民主才是工作重点。

美国两大民调机构近日相继发布新报告,显示在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一个半月之后,美国民众对拜登的反对率飙升12个百分点。

在3月8日根据美国民调机构“拉斯穆森”(Rasmussen)近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目前美国有57%的民众认为,在拜登的带领下,美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仅有37%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的走向是没有问题的。

另据美国蒙莫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民调研究所近期发布的数据,与拜登在1月20日刚上任时相比,美国民众对他的反对率由30%飙升至现在的42%。在2021年1月,时有16%的美国民众对拜登执政不抱任何期待,但现在这个比率下滑至8%。

这项民调还显示,共和党人对拜登的反对率,从1月下旬的70%上升至目前的80%;而独立于两党之外的中间选民对拜登的反对率,则由30%飙升至目前的48%。

拜登上任以来,他已经签署了数十项总统行政令,以推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例如,拜登在1月20日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允许开放边境,并许诺给非法移民提供美国公民身份。在1月25日签署的行政令中,拜登撤销了特朗普对变性人(跨性别人士)参军的禁令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引发了一部分美国民众的不满。

另外,在任命联邦官员方面,拜登也遭到指责。例如,他提名莱文(Rachel Levine)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助理部长,此举被民主党人和媒体称为“历史性的”——只因为莱文是变性人。莱文也被指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莱文被指缺乏应对疫情的能力。

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早在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显示,在英国、德国、荷兰、瑞典、美国、韩国、西班牙与加拿大等国,对中国的负评升至十多年来的最高点。在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之后,对民众在网上的态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负面态度并没有因为中国“战狼式外交以及宣战式话语”而有所下降,反而更加上升。

安克雷奇对话后的冷静思考

美方对中方将继续采取小院高墙式的经济围堵,中国对“小院高墙”策略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绝不可因拜登政府一时放松对华打压就松懈了自主创新的决心。

此外,拜登政府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操作举动都符合其组建所谓“民主国家联盟”的布局。在这样的外交围堵下,中国与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以及与印度等周边大国的关系是打破孤立局面的关键。

我们的三点建议

一是提倡更多“亮剑外交”、“平视外交”。从这次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后的世界舆论分析中不难发现,中国外交官只要有礼有节而非用激烈态度去应对外国的挑战,对外整体上的正面效果就会比较大。

二是外交部门可对外更多传播中国崛起尤其是经济崛起的故事。从这次分析可看出,中国的崛起对各国普通民众的观感并非都是“威胁”。中国未来外交方向,可把突破口放在经济、金融领域。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逐步一体化,各国经济、金融系统愈趋深层次联结,经济、金融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各国民众对GDP、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重金属价格等共同的体验,已产生了广泛“通感”,面对经济、金融市场的表现,语言、风俗、民族、国籍都不再是障碍。

加上,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在美国民众心中,经济是公众看待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之一。因此,中国外交部门应当在经济、金融领域,用通用的经济、金融“语言”来宣传新时期的中国的发展,让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大国,在世界经济稳定中的重要角色。在过往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等的影响下,我国在稳定环球经济波动中承担了巨大责任,未来也将继续承担更大的责任。

三是中国驻外的使领馆应该更加“在地化”,接触更广泛的人群。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即使是在印度、日本、欧盟等目前与中国存在各种程度的矛盾与政治对抗的国家,其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观点与主流媒体和政客的导向也有差距。利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理念,发展通欧盟、印度、日本等国的大学、智库、社团、商会等各民间组织关系,尤其是改善民间舆论对华态度,对打破所谓的“民主国家联盟”对华构成的合围有极大益处。

作者介绍:周文璐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国际数据与舆论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梁海明博士为海南大学一代一路研究院院长。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