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2日 28.0°C-28.8°C
澳元 : 人民币=4.7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2021-04-12 来源: 环球情报员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非洲有不少国家因为国贫民弱,在外人看来毫无存在感。在西非,有一个中文名听起来十分拗口的国家——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

该国的足球在非洲十分强悍,除了关注足球的球迷之外,可能就很少人知道这个国家了。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2
▲科特迪瓦位于几内亚湾沿岸

但就是这个名字拗口的国家,曾经有着更顺口的国名——象牙海岸。因“象牙海岸”带有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所以才在1980年统一改为现在的音译名,中文名则改成“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3
▲象牙海岸,这个国名或许更顺口

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享誉非洲,首都阿比让获得了“西非小巴黎”的美誉,该国更是因其经济奇迹而被誉为“西非明珠”,吸引了许多外国劳工。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特迪瓦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因外国的穆斯林移民和本地基督徒居民的冲突,使得国家陷入内战。为什么外国移民会使得曾盛兴一时的科特迪瓦迅速滑坡?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4
▲第一大城市阿比让

一、象牙海岸的诞生

科特迪瓦问题的由来,可以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非洲扩张的历史谈起。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诞生以后,穆斯林通过南征北战,在短短几个世纪内便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了中东以外的地区。

在北非,当时存在着一批善于经商的穆斯林部族,公元12世纪前后,伊斯兰教穿过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到达了几内亚湾沿岸内陆地区。穆斯林通过经济优势传播了伊斯兰教。至今在几内亚湾沿岸的内陆,各族群的宗教信仰仍以伊斯兰教为主。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5
▲伊斯兰教的传播

15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寻找黄金的探险船队抵达了几内亚湾和现在的科特迪瓦,并因当地大象成群、盛产象牙后,便将其命名为“象牙海岸”。

1687年,法国人在科特迪瓦建立一个据点,这也是欧洲人在西非沿岸最早设立的定居点,基督教信仰也由此在几内亚湾沿海地带扩散开来。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6
▲法国殖民者通过和当地部落酋长签约的方式获得了土地保护权

欧洲人确立殖民统治后,由于沿海与欧洲的经贸交流较多,沿海地区兴建了一批教堂,基督教得以在沿海占据主流地位。但由于殖民势力对内陆地区的控制薄弱,所以内陆地区的宗教信仰还是以伊斯兰教为主。

南北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给后来科特迪瓦的内乱埋下了种子。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7
▲几内亚湾沿岸的国家“南基督教、北伊斯兰教”

进入19世纪后,法国加大了在西非地区的扩张力度。到1846年,整个科特迪瓦沿海均已沦为法国保护地,并逐步向内陆推进。

1893年,法国正式把科特迪瓦划为自治殖民地,并在两年后将其划为“法属西非”的一部分。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8
▲科特迪瓦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在殖民时代,几内亚湾沿岸主要盛行奴隶贸易,但科特迪瓦的情况却不太一样。因为科特迪瓦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这里成为了法国的原材料供应地。

1890年时,科特迪瓦原木出口仅为2000吨,但到1927年便达到了13万吨。同时,法国人还在当地发展种植园经济,推广种植咖啡和可可作物。到科特迪瓦独立时,这两项经济作物的出口量,一直在上涨。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9
▲1913年的法属西非

值得注意的是,科特迪瓦并不是全境都适合种植咖啡和可可,这些产业主要局限在南方,南方沿海主要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南方人的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使得北方劳动力大量南迁。

法国为了尽可能地开发种植园经济,不断从其他西非殖民地,如布基纳法索、马里、几内亚引进劳动力,这些殖民地身居内陆,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这种移民政策进一步改变了科特迪瓦的人口和宗教构成。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0
▲科特迪瓦出口结构

二、作为模范的西非明珠

二战结束后,在民族解放风潮的席卷下,科特迪瓦诞生了旨在谋求民族解放的政党——科特迪瓦民主党,信仰基督教的博瓦尼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

博瓦尼在早期积极投入到反殖民活动中去,当他看到法国的血腥镇压后,便转向了同法国合作,但他仍然致力于科特迪瓦的发展。1960年,科特迪瓦正式宣布独立,受到法国和科特迪瓦人民支持的博瓦尼,顺理成章地当选该国第一任总统。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1
▲首都亚穆苏克罗的和平圣母大教堂

博瓦尼接掌国家后,确立了继续按照殖民时代的思路,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方针。为了尽可能开垦更多农业用地,博瓦尼大力引进周边邻国的劳动力。

科特迪瓦北方数个邻国,由于土地贫瘠,难以发展,许多人都选择到外谋生,其中科特迪瓦便是他们一个重要移居地。外国移民占科特迪瓦总人口的比例,从1965年的17%,上升到了1975年的22%。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2
▲科特迪瓦的北方内陆邻国,都是穆斯林占主体的国家

与此同时,科特迪瓦的年人均生产总值,也从刚独立时的150美元,增长至了1980年的1200美元,科特迪瓦被誉为“西非明珠”。尽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些邻国的劳动人口多是穆斯林,给科特迪瓦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根据1998年统计数据,全国外来移民中有38.4%是穆斯林,30.4%是基督徒。

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科特迪瓦也于1980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这些外国移民的选举权,甚至还允许他们在政府中任职,也包括穆斯林。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3
▲为了获得更多可可产量,就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和吸引更多劳动力从事这一行业

在本地人看来,外国移民来到科特迪瓦后是抢走了本地人的土地和饭碗,对这种雀占鸠巢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和外来移民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对立情绪。

在博瓦尼时代,由于科特迪瓦对农业发展的刚需,所以尽管各族群之间有着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但总体而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4
▲阿比让的都市天际线

随着穆斯林移民的大量涌入,科特迪瓦的宗教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穆斯林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不断稀释着基督徒所占的人口比例。

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左右时,34%的人口信仰基督教、27%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然而到了2020年,伊斯兰教却以43%的比例稳居第一。

三、南北之间的族群冲突

80年代后,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再加上科特迪瓦遭遇的干旱气候,以农业为支柱的科特迪瓦经济遭到了重创,人民生活水平较之以往,也下降不少。

当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种植园经济也遇到了瓶颈,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濒临枯竭,不断涌入该国的移民也因土地和就业问题和本国居民频繁发生冲突。

农村收入骤减之下,本国居民希望与外国移民重新谈判土地问题,而城市贫民也选择回到农村和外国移民争夺土地,并把矛头直接指向穆斯林以及外来移民。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5
▲博瓦尼

博瓦尼掌权时,虽然经济上有所成就,但政治并不开放,滋生了很多腐败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下滑,在80-90年代苏东剧变的影响下,博瓦尼政府也不得不于1990年宣布推动政治民主化,实行多党制。

博瓦尼在1993年的去世后,国民议会议长贝迪埃继任总统,科特迪瓦政局出现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基督徒贝迪埃为代表的本国人,和穆斯林瓦塔拉为代表的外国人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为谋求最高权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6
▲2017年的科特迪瓦宗教信仰比例图

眼见着外国的穆斯林移民越来越多,竞争对手在北方获得了更广泛的民意支持。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贝迪埃及其所属的科特迪瓦民主党开始推动“排外政策”,不但在政治上限制外来移民的权利,还在土地资源上限制外来移民的所有权。

贝迪埃政府推行“科特迪瓦性”政策,强调着生活在科特迪瓦土地上所有居民的共同特性,意图重新建构国族认同。

贝迪埃政府以瓦塔拉的父母有一方不是科特迪瓦人为由,取消了瓦塔拉的被选举权。对南方人而言,他们已经受够了外来移民“雀占鸠巢”行为,所以不出意外地十分欢迎贝迪埃政府的“排外政策”。

这对瓦塔拉为代表的北方人来说,是完全难以接受的,很多在科特迪瓦有产业的外来移民,都成为了“被排斥”的对象。这些北方人团结在受到排挤的瓦塔拉周围,在北方逐渐形成了一支不服政府管辖的叛军势力。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7
▲瓦塔拉(中间)

瓦塔拉的穆斯林身份,为他争取了不少穆斯林兄弟的支持。随着“科特迪瓦性”政策的推广和经济环境的恶化,该国国内的矛盾也不再局限于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而是逐步朝着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转化,演变成了宗教矛盾。

1999年,两大宗教势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烈,最终引起了军人对现状的不满,而军人也选择发动了军事政变,并成立了军人掌权的过渡政府。

但军政府却也维持多久,竞争仍然围绕在巴博(信仰基督教)和瓦塔拉之间展开。不过最高法院裁决,瓦塔拉并没有获取参选的资格,最终胜利者仍是巴博(总统任期2000年-2010年)。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8
▲内战期间的士兵

无论是军方过渡政府,还是之后的科特迪瓦政府,都维系了排外政策,也都对瓦塔拉的被选举权提出了质疑。但瓦塔拉在穆斯林中还是有着极高的政治声望。科特迪瓦南北之间爆发了军事冲突,形成了政府占据南方、叛军占据北方的格局。

在2010年的大选中,科特迪瓦甚至出现了巴博、瓦塔拉两大候选人都宣称自己胜选的情况。瓦塔拉带领着军队攻入了巴博所据守的阿比让,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总统。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19
▲第二次科特迪瓦内战局势。深黄色为瓦塔拉一方,淡黄色为巴博一方

当初科特迪瓦为了经济利益强行推动的移民政策,使得南北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社会差异,乱象也得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此。

但科特迪瓦的衰落,更多是政客利用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内斗所挑起的,政客们借助于这样的南北差异,为自己的前途推波助澜。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 20
▲科特迪瓦民众高举支持瓦塔拉的标语

瓦塔拉于2010年上台后,客观上促进了科特迪瓦经济的恢复。现在的科特迪瓦以伊斯兰教占主体,穆斯林执掌国家大权。不过,由于瓦塔拉政府执政能力突出,所以当年大选他获得了高达90%以上的选票,而这足以证明以基督徒为代表的本土居民,也对这位穆斯林总统赋予众望。

目前科特迪瓦的社会经济已基本恢复稳定,居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当权者和异见者也正在寻求暴力以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Anita_Zheng001
Anita_Zheng001 2021-04-12 回复
并非宗教问题,是政治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单一是致命伤。第一任总统博瓦利是法国国会议员,曾在法国几届内阁中任部长。巴博任总统开会时对法国顾问说你们欧洲人不支持我,我就找中国。后来被抓。
Alan-庚
Alan-庚 2021-04-12 回复
穆斯林国家哪有一个发达的,再好的国家一穆斯林化就完蛋了,中东那几个好的是因为有石油卖,石油要是没了马上完蛋
silvia
silvia 2021-04-12 回复
看那各国的边界线,其实就是欧洲人划出来的野生公园分界线。
时光的茶底世界
时光的茶底世界 2021-04-12 回复
泥哥再加上绿教,完全没解
STAT不考A不改名
STAT不考A不改名 2021-04-12 回复
难民和非法移民就是病毒,可怜“病毒”就是害死自己,中国一定要吸取教训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