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8日 22.9°C-26.0°C
澳元 : 人民币=4.7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FT:为什么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图)

2021-06-25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魔鬼藏在细节”,那些不看好香港的人,往往将香港政府工作效率作为主要批评对象,但他们想不到香港政府居然在这一项上得分全球最高。

FT:为什么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图) - 1

未来的香港将令世界刮目相看

6月24日,喧嚣了26年,毁远胜于誉的香港《苹果日报》,因为创始人及高层管理人员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拘捕检控,母公司资产冻结,经营划上了句号。1995年成立以来,《苹果日报》剑走偏锋,在“新闻自由”的旗号下,以迎合读者需求的姿态提供时真时假的“新闻”,并且引领了欧美媒体进行“偏颇报道”的风潮,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对象。

不同立场的人自然会对《苹果日报》的命运有着不同的感受,并且引申到对香港未来前景的主观判断。香港原本就是一本难读懂的书,回归前后至今,对香港前景或明或暗的判断便无日无之。

我2008年来到香港时,就对1984年的电影《省港旗兵》印象深刻。刚一开场,万梓良扮演的警察对偷渡到香港的人说:“香港的环境太过复杂,就算你留在这10年8年也只能看到表面”。对这句话,我在香港住得越久就越是赞同。基于13年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我打算分享一些粗浅的见解。

世界比想象的美好

看到朋友们议论《苹果日报》以及香港的前景,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在发布《2020下半年诺亚财富宏观与策略展望》的视频时,我特别推荐了瑞典公共卫生专家与数据专家汉斯罗斯林的畅销书《Factfulness》,我读的台湾版翻译成《真确》,国内版的书名是《事实》。

留意到这本书自然和去年的疫情有关,作者是全球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毕生都在与各种流行病和病毒作斗争,包括埃博拉病毒。这本书传递的主要信息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定义的关键指标来衡量,比我们想象的要美好,而且越变越好。但由于我们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十种偏见,我们习惯性地觉得世界越来越糟糕。

罗斯林在世界各地演讲,总会询问听众一些问题,书中一共列举了13个问题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疾病控制,环境保护等等,这13个问题各自有三个或好或坏的答案。例如全世界低收入国家,百分之几的女孩可以读完小学。三个选项分别是20%,40%和60%。

大家可以先尝试选择一个答案。如果让猩猩来选答案,他们随机选择都有三分之一的准确率。但是罗斯林很意外地发现,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听众受教育程度,听众选择的答案准确率都不超过三分之一,连猩猩都比不过。

事实上,正确答案都是情况最好最乐观的那一个。以上面提到的问题为例,全世界低收入国家,60%的女孩可以读完小学,但是听众通常都会选择20%,也就是情况最坏最悲观的那一个。

在罗斯林总结的人类十大偏差中,有一种叫做 “两分法偏差”,我们习惯把世界看成非黑即白,但实际上世界在黑与白之间还有很多不同的色调与形态。过去,世界银行把全球经济分成两种,分别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媒体的刻板渲染下,低收入国家总是与各种不美好联系在一起,哪怕这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世人却不愿意去了解真相。

“两分法偏差”对我们的思维影响极其深远,即使是对待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大多数人也习惯于进行“非黑即白”式的评价。1995年美国《Fortune》杂志的封面标题是“香港之死”,多年后编辑承认误判,但话题依然跳不出“香港已死”,“香港还活着”这两大标签。

我们在认识世界上的准确度比不过猩猩,原因之一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面临恶劣的环境,形成了悲观的基因,看待事物习惯从坏处着想。而媒体在不断迎合这样的天性,习惯于报道负面的新闻。久而久之,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即使全球身居高位的人,都容易对世界发展形成负面的印象。《苹果日报》笔下的香港,总是一个前景黯淡,充满悲情的城市。

限于篇幅,我无法详细介绍《Factufulness》这本书有多好,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在过去五年,甚至十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因为我的专业,书中的十大偏差我都再熟悉不过,但是我自己还写不出这样精彩的书。

我之所以在去年年中读完此书后就迫不及待要推荐给投资者,就是因为当时的疫情对全球每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会让原本天性偏向悲观的人变得更加悲观,但是在投资市场上有一句老话是“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赚钱”。冷静下来,我们应该看到疫情冲击下,全球资产大跌,货币财政前所未有的宽松,尽管许多传统行业受损严重,但许多新兴行业反而受益巨大,投资方向性变得异常清晰,投资者只需要克服“悲观天性”,就能捕捉到极佳的投资机会。

脱欧之后的伦敦与动荡后的香港

对香港前景的争论,虽然从回归前后一直延展至今,但分歧的加大,自然始于2019年的社会暴乱事件。2020年《港区国安法》出台,2021年香港选举制度修改完善。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看似瞬息万变,其实早就有章可循。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学系阎小骏教授在2015年出版的《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是最具前瞻力,判断极为精准的力作。

政治制度变革尘埃落地后,香港回归“经济城市”的定位,讨论香港的前景绕不开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年社会暴乱事件发生之后到现在,人们开始以“脚”或者以“钱”投票。不看好香港的卖出资产,选择离开,而看好的则抓住机会抄底。如果以房地产在2020年3月开始不断回暖来看,前者判断失误,后者成为赢家。当然,房价变化只是我们衡量香港在变好还是变坏等众多指标中的一个而已。对于无房族来说,房价上涨绝对算不上好消息。我们需要一些更加客观的指标来判断香港的未来。

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是脱欧后的伦敦,五年前的6月23日,英国公投决定脱欧。时至今日,关于脱欧是否正确决定的争论仍然持续,英国经济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差也难有确定的答案。但至少我们看到,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相对于5年前,是变得更加巩固了。

金融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占每年GDP产值的四分之一,5年前脱欧公投之后,多数意见认为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不保,人才将外流到法兰克福等其他欧洲城市。现在没有人还会坚持这样的看法,虽然法兰克福,都柏林的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和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相比仍然距离遥远。

即使面临纽约和东京在外汇交易上的竞争,伦敦在俄罗斯卢布,土耳其里拉等货币上维持领先地位,在人民币,印度卢比,韩元以及巴西雷亚尔的交易占有率保持增长势头。以人民币为例,英格兰银行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额相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比纽约高出3倍。

债券市场方面,伦敦去年的欧元债券发行总额达到1240亿美元,相比2016年的160亿美元上涨了7.7倍,而同期法兰克福的债券发行量没有明显的变动。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即使在社会暴乱发生的2019年依然创下了全球IPO市场募资的冠军,2020年在疫情爆发和《港区国安法》立法通过后,香港在全球IPO市场的募资仅次于纳斯达克。尽管媒体热衷报道香港资金流向新加坡,或者一些公司高调宣布撤离香港,但事实是从2019年到2020年香港面临的都是资金净流入。

港元汇率在2020年一直处于强方,且由于资金持续流入,强方兑换保证自2019年4月到2020年一共触发了85次,香港金管局从市场买入500亿美元,是自2010年以来金额最高的一年。香港银行存款总额在2019及2020年均告上升,2019 年录得2.9% 按年增长后,2020年再升5.4%。

3-5年后的香港将让世界刮目相看

一周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202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香港在64个经济体中排名第7位,前6名分别是瑞士、瑞典、丹麦、荷兰、新加坡和挪威。

不看好香港的人会说,香港的排名在2020年是第5位,现在下降了2位。但看好香港的人会留意到,在四个竞争力因素中,香港在政府效率的排名维持在全球第一位,但经济表现、营商效率和基础建设的排名稍低于2020年。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商业法规继续排名在全球第一位,在国际贸易、税务政策、金融和管理方式的排名均保持在全球前三名。

“魔鬼藏在细节”,那些最不看好香港的人,往往会把香港政府的工作效率作为主要批评对象,但他们肯定想不到香港政府居然在这一项上得分全球最高。

另外一个细节在“基础建设”,这些年香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国内相比,实在给人感觉太慢了,香港到深圳的高铁26公里,修了8年多时间才通车,比预定时间延误了3年多。香港的启德发展区,西九龙文化区,给人的印象都是回归20多年都毫无进展。就算是香港引以为傲的地铁,新增线路同样是建设速度缓慢。

不居住在香港的人很难理解的一点是,《苹果日报》这样的媒体在影响香港基础建设速度和政府工作效率上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苹果日报》的调查发现基建工程中的偷工减料值得赞赏,但更多时间其以“民粹主义”煽动民间与政府及发展商的对立,反而拖累众多基建项目的正常推进,阻碍政府与发展商进行土地开发与住房建设,《苹果日报》扮演的角色弊远大利。

一个让大家意外的消息是香港基建再慢也有完成的时候,未来3-5年内,香港最重要的一些基建项目如启德发展区,西九龙文化区,连接新界、九龙和港岛的地铁、公路、桥梁、隧道都将陆续完工,届时香港的交通基建,城市环境都会给人全新的感受。除了启德发展区和西九文化区的一些地标性建筑例如世界级艺术博物馆和体育馆将建成开放,中环最核心地段以及高铁站都会有全新的地标性商业写字楼拔地而起。

考虑到香港原本面积就不大,基建完善将使得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相对于内地和海外一线城市的优势会进一步放大,将不断吸引高端人才流入,而这将为香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最大的支撑力。近期,有观点认为未来将推行的“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率”将对香港的低税制优势产生冲击,但只要全面看待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竞争力,特别是香港内在与外在的优势,就会理解“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率”真正冲击的是那些单纯依靠低税制国家和地区,香港的综合优势反而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和企业进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香港让人又爱又恨的房价,除了老生常谈的“供不应求,货币宽松”以外,近期香港住宅地产的繁荣景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配套基建的进展。如果大家接受香港地理面积之“小”和配套基建能够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那么香港住房价格之“高”就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果。实际上,国内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的房价租金或者收入比均高于香港,而这两个城市面积之大,使得工作生活的便利度都远远不如香港。

居住在香港市区范围内的人,普遍可以在大厦的阳台上同时看到中环和东九龙两个CBD,看到高铁站,看到工作的办公楼,高峰期上班门到门只需要30分钟,非高峰期只要15分钟。无论将来公司如何更换办公地点,他们都不需要搬家。3-5年后基建进一步完善,更多的人将享受到交通的便利。光这一点在上海和深圳,国内国外其他城市,都是不可想象的。

香港另外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是优质的国际学校,大学教育以及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我很多朋友因为子女教育全家搬来香港,顺便说一句,2019年社会暴乱事件后,报考香港各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数量都是成倍增长。

如果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就会发现香港“三元经济结构”,也就是传统产业(贸易、物流、零售、制造、建筑、旅游、其他商业支援服务及社会服务等行业),金融业与地产业,都隐藏着可观的发展能量,也都有着较大的调整、转型、提升及发展空间。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主管王春新博士的《从“三元经济”看香港如何启帆远航》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创新传统产业,提升金融行业,以及地产业进行转型的具体措施。香港只要大胆改革,把握好前进方向,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确立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新理念,香港未来20年GDP年增长速度有望达到3-4%。

香港以小为美,但小也会带来丑,带来各种耳熟能详的社会问题,限于篇幅本文难以一一展开。任何一个城市,有多少赞美,就会有多少批评。我建议大家在评估一个城市的未来时,可以多听听正反两派的意见,做出对自己最合理的选择。如果还无法做出结论,那么请打开罗斯林教授的书《Factfulness》,它一定会带给你全新的思考。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甘了喔甘了喔
甘了喔甘了喔 2021-06-25 回复
中国正在全力打造内地了,已经放弃香港了
Elly丶
Elly丶 2021-06-25 回复
我只想知道香港经济什么时候可以跌出内地二线城市之后?然后优越感全无
kelly_ting129
kelly_ting129 2021-06-25 回复
大陆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MR-Vinco梁
MR-Vinco梁 2021-06-25 回复
香港的繁荣稳定可能会被狼子野心的港独分子破坏,对于港独分子,香港人民要团结越来,群起而攻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