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话题16: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代
今日墨尔本读者专享福利 - 点击链接前往Health&官网领取Health&免费会员,阅读更多预防医学相关资讯
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活动,是从制造生命之前开始,并贯穿孕育小生命的整个过程。今天的健康加(Health&)和您聊聊备孕过程中的预防保健活动。
育龄妇女
15-49岁的女性处于生育年龄,是生理学意义的生育期,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称为育龄妇女。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如果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都可能受孕,因此她们都应该考虑到孕前保健。
首先是知识和态度
怀孕和生育是大多数女性人生中的重要事情,因此“生人”计划是人生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预先考虑好生育计划是有必要的,比如是不是想要小孩?如果想要,什么时候要?要几个?孩子之间的间隔大概有多大?如果不想要或暂时不想要,那么用什么方法避孕?
有人认为生殖和性知识是“天然”就有的,实则不然。性和生育健康教育已经纳入基础教育的大纲。不过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教育效果却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1]。比如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中学生性健康调查都显示,只有一半的中学生能正确回答性健康问题[2, 3],中国农村的性活动和生育高峰期妇女中超过50%的人的生育和性知识贫乏[4]。男性的生殖和性健康知识水平更低[5]。
对身体健康的评价
沃土出壮苗,健康的母亲是生育健康孩子的基础。因此应该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好习惯,如果有计划要孩子,可以找医生做更仔细的评估,有些慢性的身体疾病可能会影响到怀孕,以及母亲和孩子的健康,比如糖尿病、甲状腺病、高血压病、癫痫、易栓症等,如果有这些问题,应该及时治疗。经常做的怀孕期前查体包括一般健康检查项目、乳腺检查、宫颈筛查、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以及口腔健康等。
绝大多数因为怀孕而看医生的妇女,在就诊时早期胚胎发育已经有段时间,而早期发育又是胎儿健康的最关键时候,因此要赶在怀孕之间就管理好“准母亲”的身体健康。即便是健康指南没有要求育龄妇女每年做健康查体,但自己可以主动安排查体,这是很明智的选择。
以前生育过孩子的妇女,医生要了解生育史,包括是否以前出现过死胎、死产、出生缺陷(特别是神经管畸形)、低出生体重、早产、妊娠糖尿病等问题。这些信息对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警惕用药问题
孕前、孕中和产后哺乳期的用药问题,是大家都很在意和关心的。对于性活跃的,或者准备怀孕的妇女来说,要留意用药的安全,最好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评估现在正在使用的或准备使用的药物是否有致畸作用。这里所说的药物,包括处方药,也包括非处方药、各种补充剂、以及替代医学(如中医药)的药物[6]。
医生还会评估妇女吸烟、饮酒,使用非法药物的情况,这些“物质使用”都可能影响到胎儿和母亲的健康。
必要的免疫接种
接种必要的疫苗,是备孕活动的一部分。特别是针对乙肝、风疹、水痘的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查来评价妇女对乙肝、风疹、水痘的免疫水平或之前的自然免疫。什么时候接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对于接种病毒活疫苗(比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要在接种的28天内避免怀孕。
如果育龄妇女到医生诊所要求免疫接种(比如去热带地区旅行之前的免疫接种),医生一定会常规地询问妇女是否可能怀孕,以避免接种那些不建议在孕期接种的疫苗。
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吃的健康。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要多吃,不是要吃进去“两个人的饭量”,而是要合理地吃,并添加推荐的营养素补充剂。怀孕对某些营养素有额外的需求,比如铁、叶酸、碘。计划怀孕的妇女,应该至少在怀孕前一个补充叶酸(每天0.5mg,高危妇女每天5mg),而且要持续补充到怀孕后的前三个月,这是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重要措施[7]。每天补充碘(150μg)。
备孕妇女的饮食要尽量丰富多彩,比如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瘦肉和豆腐含铁比较高,可以适量多吃。另外要减少不健康的饮食,比如避免饱和脂肪酸、限制糖和盐[8]。
再有就是保持锻炼,防止体重过重或过轻。保持心理健康。戒烟戒酒,戒非法药物。如果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或抑郁,或者因为心理或精神问题服用药物,应该找医生讨论,寻求社会心理的评估和帮助。如果与难以戒断的不健康行为,也可以寻求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持。
孕前健康不仅是女性的责任
伴侣、家庭、朋友、社区,都可以参与和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如果居家或工作环境长期和反复存在有毒有害的物质,比如病毒或细菌污染的环境、不干净的蔬菜水果、含汞比较高的鱼类、室内有人吸烟、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等。这些因素都是母婴健康的风险因素,而且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可以避免的。
请前往👉关注健康加(Health&),
点击右上方中文标记,前往中文网站获得更多的预防知识和专业指导,
让我们更加健康。
任何有关健康加(Health&)的疑问
欢迎联系
Nina Du
0438 799 516
Health& 事业发展经理 (澳大利亚中文社区)
本文作者为Sonoa Health 首席公共卫生官杨辉教授
参考文献
1. Psaki, S.R., et al., Causal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SM Popul Health, 2019. 8: p. 100386.
2. Christopher M Fisher, et al., 6th National Survey of Australian Secondary Students and Sexual Health 2018. 2019, Australian Research Centre in Sex, Health & Society.
3. Wang, P., et al., Survey of attitude and knowledg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uoyang, China. Genet Mol Res, 2014. 13(3): p. 6168-76.
4. Chen, M., et al.,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and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women aged 20-39 years in rural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Reprod Health, 2020. 17(1): p. 90.
5. Zhang, L., et al., Survey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regarding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urban men i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Asian J Androl, 2015. 17(2): p. 309-14.
6. NPS Medicinewise. Taking medicines in pregnancy 2022 [cited 2022 10 May ];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ps.org.au/consumers/taking-medicines-in-pregnancy#:~:text=If%20you%20are%20pregnant%2C%20or,the%2Dcounter%20and%20complementary).
7. Better Health Channel. Pregnancy and diet. 2022 [cited 2022 10 May ]; Available from: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healthyliving/pregnancy-and-diet.
8. Eat for Health. Australian Dietary Guidelines 2022 [cited 2022 10 May]; Available from: https://www.eatforhealth.gov.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