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0日 25.6°C-25.6°C
澳元 : 人民币=4.5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近八成确诊儿童出现长新冠!更可怕的是(图)

2022-11-04 来源: 青年书摘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10月9日香港的一个团体“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公布了一项“长新冠对贫穷儿童学习生活影响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近八成确诊新冠基层儿童现长新冠症状。

这项调查数量是120人,77.5%的儿童出现新冠后遗症,其中50.8%儿童有“脑雾”症状,其次是极度疲劳(31.7%)、失眠(28.3%)、极度疲倦(26.7%)、食欲不振(25.8%)、咳嗽(23.3%)等。且50.8%的儿童有一至三种症状。

近八成!这个比例实在是惊人。儿童是免疫缺陷人群,感染新冠后到底有什么影响,内地的很多专家也说不清。但在这件事上,香港显然是走在了前列。

对儿童感染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一直就没断过。

早在今年5月,香港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师关日华就曾指出,香港八成感染新冠的儿童出现了后遗症,近六成儿童复后出现“儿童多发炎综合征”,超过五成出现“脑雾”,表现为失去嗅觉,记忆力以及思维变差等。甚至有感染新冠的儿童发生短暂失明。

奥密克戎不断变异,目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其对儿童的杀伤力很大,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其实在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时,三甲就分析过上海感染儿童的数据,希望国内的一些研究能关注这些孩子后遗症情况,用真实过硬的数据来指导防疫。但可惜的是,当时的文章发布后很快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疫情至今,所有人都希望早日结束。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就算现在所有国家都宣布疫情结束了,病毒消失了,但因为新冠后遗症的存在,恐怕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也很难走出新冠的阴影。

香港的研究让很多人没想到新冠病毒竟然对儿童影响这么大。其实不止是儿童,成年人感染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0月12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通过对33281名感染者的研究,将18个月后未恢复的6%和部分恢复的42%加起来,几乎一半的感染者仍会出现持续症状。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0月6日刊登美国急诊科医生卡罗琳·巴伯的一篇文章,题为《中风、心脏病和猝死:美国了解感染新冠病毒的长期风险吗》,全文摘编如下:

我有一个35岁的熟人死于出血性脑中风,一个40多岁的朋友和另一个70多岁的朋友经常出现严重头晕,他们站起来时心怦怦直跳。一名之前没有病史的21岁学生因心脏衰竭住进重症监护室,而一名平时身体健康的48岁网球运动爱好者突然心脏病发作。

我无法证实所有这些病例的确切病因。但我提到的每一个人在发病前几天或几个月都感染过新冠病毒——他们所有人当时都只是轻微感染。

有没有可能,不管我们了解多少,我们仍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和危险?

香港近八成确诊儿童出现长新冠!更可怕的是(图) - 1

原因出在新冠病毒上吗?

社交媒体上的众多帖子已经开始列出与上述那些人情况十分相似的人的名单。尽管造成这些人健康问题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大量病例反映出一些更值得担忧的情况,而不仅仅是一种推特现象。

一项涉及32个国家136个研究机构的大型国际研究记录,与新冠疫情前相比,年轻患者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增加。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下,许多人并不具备典型风险因素,比如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

在一项包括最初一波疫情患者的研究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与从未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相比,新冠重症幸存者在患病后一年的死亡风险是前者的2.5倍。值得注意的是,近80%的“下游死亡”不是由于典型的新冠病毒并发症,如急性呼吸困难或心脏原因所致。

打疫苗难以避免并发症

科学家对三万多名接种过新冠疫苗但仍感染新冠(在奥密克戎之前)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大型分析,研究结论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他们发现,6个月后,与没有证据表明感染新冠的对照组相比,感染者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会出现死亡风险更高以及涉及多个器官(肺、心脏、肾脏、大脑等)的新冠长期症状。

即使是最健康的人也不能幸免。研究人员注意到,在疫情之后,运动员中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心源性猝死模式,原因可能是与新冠病毒有关的心脏并发症——心肌炎和心包炎。亚利桑那红雀足球队前锋J·J·瓦特最近披露,他出现了心脏房颤现象,虽然房颤的原因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瓦特在大约6周前曾被确诊新冠肺炎。

再感染人群风险更高

在一项非同行评审的研究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齐亚德·阿里及其团队分析了3.8万名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病历。研究人员发现,与单次感染人群相比,这些再感染人群在死亡率、住院率和多器官不良健康结果方面风险更高。

新冠的长期并发症到底有多普遍,仍在研究中。发表在《自然·医学》月刊上的一项对超过15万名新冠肺炎幸存者的分析发现,他们在感染后第一年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增加,症状包括中风、认知和记忆问题、癫痫、运动障碍等问题。即使在最初感染时无需住院治疗的人群中,出现这些长期并发症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阿里估计,新冠病毒造成了4000多万新增神经系统病例。一个重要提醒是:研究时期大多早于疫苗出现时间。事实上,一项大型研究发现,疫苗在预防新冠长期后遗症方面的有效性仅为15%左右。

没有哪个年龄组绝对安全

其中一些并发症在年轻人中发生的风险更高。而在高龄群体一侧,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新冠肺炎让65岁及以上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了50%至80%——而这是在之前没有诊断出该疾病的人群中。

研究人员认为,感染新冠肺炎会引发易血栓和促炎状态,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在刚刚发表的对英格兰和威尔士4800万名成年人的群组研究中,新冠肺炎与动脉血栓(导致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和静脉栓塞(肺部和腿部等地方的血栓)的急剧增加都有关联。

一项包括100多万名儿科患者数据的研究发现,18岁及以下青少年在感染新冠病毒后6个月里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72%。这种风险不仅限于儿童,在成年人身上也会看到。

我们远未接近终点

但是,在新冠病毒预防措施方面,美国大多数城市、政府甚至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都在放宽限制,而不是继续提醒人们保持警惕。

在美国,每天有300至400人死于新冠病毒。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一些欧洲国家,病例数正在增加。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在记者会上说:“我们显然处在冬季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起点。”美国人显然总体上厌倦了戴口罩、打加强针和抗击新冠病毒。但是,尽管这次行军已经令人精疲力竭,还远未接近终点线。

看了以上这些国外研究,三甲希望新冠后遗症能够引起大家的足够关注和重视。最新研究也发现,全球新冠后遗症患者预计近1.45亿,超200种症状。但很遗憾,对比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目前国内能够查询到的也仅仅是2022年5月11日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内科中心曹彬团队在《柳叶刀·呼吸病学》在线发表对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两年的随访研究。该研究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 在武汉住院的1192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55%仍有后遗症。希望国内学者能有更多的新冠后遗症相关研究发表,尤其是上半年疫情严重的上海、吉林等地感染者后续检测和统计。

今年秋冬季,国内疫情形势极其严峻,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最新变异株BF.7传播力太强了,多地发生未戴口罩“秒传”人。再加上国内常态化防疫至今,很多人已经产生了厌烦和松懈情绪。最典型的就是媒体曝出今年9月以来,上海有80余人因找人代做核酸被查处。

多家媒体报道,今年9月以来,80余人因代做核酸被上海警方行政处罚,刑事立案2人。涉案人员包括普通市民、公司员工、务工人员、社区工作者、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核酸检测人员。

触目惊心,太疯狂了。而且以上这7类造假人员可以划分成三条线。一是有普通市民图省事,将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人代为核酸检测;二是有公司员工、务工人员因从外地返沪错过或忘记核酸检测,委托同事朋友以自己身份代为核酸检测;三是个别社区工作者、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核酸检测人员,利用工作便利,主动替家人朋友或他人代做核酸。

上海曝出核酸造假新花样,是不是就只有上海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个问题耐人深思。上海涉案人员三条线中折射了一些人在做核酸时的三种心态:太不方便、忘做咋办、人情难推。这三种心态放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存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种造假乱象恐怕不是上海所独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2022-11-06 回复
就會在這裡放狗屁,什麼長新冠,短新冠之類的謊言,新冠就是一場小感冒,幾條康復以後就有了抗體。 絕大部分的所謂長新冠是沒有證據的。
布罗迪报告
布罗迪报告 2022-11-04 回复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家庭
小寒的小寒
小寒的小寒 2022-11-04 回复
让我们一起努力打赢这让持久战
_莉莉她姐
_莉莉她姐 2022-11-04 回复
不是在医院冰柜里冻的邦邦硬么,理解不了
王大豆
王大豆 2022-11-04 回复
这也证明没有鬼!不然他就被杀死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