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内地社会最近并不太平,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成都、乌鲁木齐等几个大城市,都发生了一些针对过度防疫的抗议行动,海外媒体对此都有所报道,社交媒体上也流传着不少图片、视频。
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政治差异以及外部世界对中国社会治理的複杂想象,让海外社会以平常心看待这些现象恐怕比较困难。
但事实上,它们确实只是一些针对防疫管理的平常抗议,或许有一些激进口号,但是既罕有西方想象的颠覆性政治诉求,也很难在行动上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现实,包括现有中央政府正坚持的“动态清零”防疫方针。
像中国这麽大的国家,各方面利益诉求那麽複杂,又处在一个关键历史阶段,面临各种内外挑战,出现一些矛盾衝突太正常了。
关键是要分清楚这些矛盾问题是什麽性质的矛盾问题,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是根本性的还是表象性的,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局性的,是暂时性的还是趋势性的,能不能在分清楚各种问题性质的基础上,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根源入手拆解矛盾,在努力维护好安宁团结局面的同时继续向发展聚焦,保持社会活力,搞好经济与民生,才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北京,因高峰期疫情防控空荡荡的商场街区。(美联社照片/安迪黄)
这些挑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相向而行。
对中国执政党和政府来说,首先要认识到绝大部分问题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中国人都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希望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谐,人民的日子能过得越来越好,心情能越来越舒畅,绝大多数人提出意见或建议都是奔着这些向好的初衷,所以绝大部分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讨论、沟通、协商等方式达成共识来解决,既不应该让它们激化到有损社会安定团结的程度,更不应该等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才开始重视解决。
在这期间,对一些社会反映最强烈、民怨最集中、最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与矛盾,比如防疫中存在的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一定要勇敢面对,要弄清社会诉求,儘快儘早回应解决。如因各种原因一时解决不了的,或是在短时间内转不过弯来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社会说清楚,争得社会大众谅解,让社会知道接下来会怎麽安排,看到方向和希望。
而且,一定要考虑到大家在此期间面临的具体困难,照顾好大家的生产生活,在现代城乡社会还必须注意大家的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做好社会精神抚慰。千万不能迴避社会面面临的具体困难,更不能迷信制度暴力,不能仅以抽象的道德责任或秩序要求,对社会大众进行空泛说教。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秩序也是建立在仓廪实、衣食足的基础之上,在现代社会,还建立在人类普遍共享的一些精神价值基础之上。
新华社照片,北京,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从社会大众层面,社会大众也要认识到国家的特殊情况,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还是制度性等领域都还不够完善,还未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第五个现代化”,和人们普遍希望的理想状态仍有不小差距,有些领域甚至还比较原始。
同时中国的政治、社会与历史文化等也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包括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所以社会面在讨论、沟通、协商或提出批评、建议或意见的时候,一定要从国家的实际出发,考虑到现阶段的特殊情况,要注意方式方法。体制要体恤民生疾苦,听取民众呼声,有包容差异的心胸与听取批评建议的雅量,大众也要了解体制关切,学会与体制理性沟通。
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微博@该起牀考公啦大伟)
要想办法与体制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沟通氛围与沟通文化,各方面形成合力,持续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千万不要干那些一竿子买卖,那样不仅往往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一些谁都不想看到的灾难性后果。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有多少事,刚开始就是经济民生领域的事情,是一些偶发事件,完全可以相向而行正常解决,但是事起之后,在各方力量的参与与裹挟下变得不可收场,最后酿成为巨大悲剧!真正热爱这个国家与人民的人,肯定不希望看到类似悲剧发生。
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变革动盪周期,各国除了拼发展速度,发展质量,还在于拼稳定,拼活力,政治稳定与活力,社会稳定与活力,经济稳定与活力等等,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平衡好这些看起来矛盾,但实际上却内在统一的治理要素,是各国都面临的巨大挑战。
谁能平衡好这些要素关係,谁才能在这一轮国际竞逐中生存下来,才能笑到最后;谁如果在这期间因为定力或能力不足,掌握不好平衡栽了跟头,接下来会面临什麽命运就难说了。倾巢之下无完卵,这种情况不管在哪个国家发生,都绝不仅是国家灾难,更是每一个家庭与个人的灾难,特别是普通百姓的灾难。
2011年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AFP)
总之,中国社会的安宁来之不易,在目前这个动盪的世界,安宁本身就是竞争力,甚至是最大的竞争力。所以,各方面都要好好珍惜,应该相向而行,共同维护好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解决好社会普遍关切的矛盾与问题。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