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酸检测产业没钱赚,供应商对簿公堂讨债(图)
随着中国解封,曾被视为「宠儿」的核酸检测产业一夕崩溃,积欠货款、无法支付薪资等资金问题浮出台面,并演变为法律攻防。近期有供应商因收不到款项,将第三方检测机构告上法院。
严格执行了近3年的「清零」防疫政策让中国许多与COVID-19病毒检测有关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中国去年12月初放弃「清零」转与病毒共存后,不再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据界面新闻,在深交所上市的广州达安基因公司近日将珠海市思达医学检测实验室、北京方圆平安医学检测实验室、北京星云医学检测实验室和上海泛亚医学检验所等4家第三方检验机构告上法院,理由是「部分厂商注销或破产,因此盼借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取回应收帐款」。
报导指出,达安基因受惠于销售核酸检测试剂及大规模检测措施,过去3年的业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2020年至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4.49亿元、36.18亿元与54.12亿元(约新台币23.3亿元)。
然而在收入快速成长的业绩背后,达安基因面临越来越大的应收帐款压力。据2022年财报,达安基因应收帐款高达40.65亿元,占总营收的33.74%与总资产的27.55%。其中,积欠时间在1年内的应收帐款高达38.47亿元,而预计认列为坏帐的款项约5.23亿元。
据报导,达安基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加强催收,应收帐款馀额确实减少。然而,由于基数过于庞大,因此收款压力仍不小,才会在过去半年间将4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告上法院。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停止后,中国大批检测机构陷入财务危机。
报导指出,达安基因并不是个桉,诸如圣湘生物、之江生物、华大基因等企业也在过去3年间创造帐面上的高额获利,如今也面临着应收帐款难追回的压力。
这些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的企业处境相对于下游的第三方机构又更好一些,有许多中下游的核酸检测相关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收款困境,不少等不到及时雨的企业因而倒闭。下游企业若无法顺利收款,位于中上游的企业也可能受到波及,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