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0日 28.1°C-28.1°C
澳元 : 人民币=4.5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2023-07-08 来源: 智谷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1

热疯了!!

7月,往常刚刚入夏的中国大地,却已经经历了一轮烧烤模式。

今年高温出现时间早、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极端性显著。截至6月,中国有13个省份气温突破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2

图源:华创证券

只有西藏还有一丝丝凉意,其他地区都在热热热,华北和西北地区甚至早已“烧”得通红。

7月6日,北京第一次在7月份出现了连续两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情况,达到了41度。在不久前的端午假期,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三天气温达到或超过40℃,城区高温时长超过40小时。在北京40度以上的历史纪录中,11次有5次都出现在今年。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3

图源:见水印

按中国对极端气温的分级,高温≥40℃即为“强危害性”。国家气候中心称,华北地区今年连续多次高温反复出现,实属历史罕见。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4

图源:见水印

不仅中国,全球都在进入“炙烤模式”。

在独立日前夕,美国气象部门对南部和西部地区发布高温警报,覆盖3600万人。加拿大西岸和美国西北部地区在5月中旬也突破了该时间段的历史最高气温记录,以至于引发了严重的山火。

德国平均气温将升至35℃以上,比往年平均高近7℃,莱茵河水位可能在今夏再降至历史低位。

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在4月中下旬气温超过40℃,而在泰国出现的45.4度,也是中南半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

6月7日,西伯利亚克柳奇气象站记录到40.1度;热浪前沿甚至逼到了北冰洋沿岸!北冰洋部分站点都30度了。

这可是常年冰封严寒的西伯利亚雪原啊!

最夸张的是,地球气温一连三天打破历史最高记录。这年头,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早过时了。

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数据显示,7月3日成为了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才过了一天,4日气温就打破了3日的记录。接着到5日,全球高温继续,一连三天!

莱比锡大学的气候学家卡斯滕·豪斯坦(Karsten Haustein) 表示,7 月很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敲黑板!“有史以来” ,指的是大约 12 万年前的冰期(Eemian interglacial stage)之后,地球最热的时刻。

巧合的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气候科学家塞皮(Paulo Ceppi)也认为本周的数据显示,地球“至少12.5万年”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

非营利组织伯克利地球组织首席科学家特罗德(Robert Rohde)预测,未来六周全球很有可能遭遇更多破纪录高温,“全球变暖正在带我们走向陌生的世界。”

祸不单行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还官宣,时隔七年之后,强厄尔尼诺再度降临。

12万年一遇叠加强厄尔尼诺,世界正在面临一个更炎热、更干旱、更多暴雨洪涝的未来。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5

“烧烤地球”背后,是温室气体和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所引发的叠加效应。对此绝大多数气候专家已经达成共识。

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专家做了一个比喻,如果说全球变暖是一台向上的自动扶梯,那么厄尔尼诺现象就像你站在这个自动扶梯上再往上跳了一大步。

厄尔尼诺是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气候现象之一,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部分海域海水出现持续性异常增温的一种现象,反之则为拉尼娜现象,二者通常以七年为周期组成循环,遥控全球天气。

厄尔尼诺意味着深海的冷水没有上翻,表面的温暖的海水向更远的地方扩散,源源不断把热量释放到大气当中。简而言之,就是海水变暖了,加速全球气温上升,最终引发全球性气候异常。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6

不仅仅是厄尔尼诺,这次我们遭遇的还是强厄尔尼诺。

1951年以来地球上共发生过20次厄尔尼诺事件,其中有三次超强厄尔尼诺,分别出现在1982-1983年,1997-1998年以及2014-2016年。

每次强厄尔尼诺出现后,全球都出现了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爆发的状况。

对应着1983年陕西大洪水,1998年全国大洪水,2014-2016年极端台风和暴雨频发。2016年更是创下全球均温最高记录,成为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一年。

一个更坏的消息是,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往往要在次年才逐渐展现。也就是说,明年更......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7

厄尔尼诺现象标志着中国“南涝北旱”的模式回归。而且是极端显现,干旱的地方比往年更干旱,容易发生洪涝的地方也会更频繁。

除了警惕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长时间干旱以外,还要注意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大规模降水。重庆最近的洪灾就是一次警钟。

在这种模式之下,极端天气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也会被成倍放大,尤其是十分“看天吃饭”的农业和能源产业。

先说农业。

东北因为在北方,潜意识里容易会被划分到干旱的那一拨区域当中去。但实际上,因为西北太平洋的水汽也会在厄尔尼诺现象的驱使下侵入陆地,东北地区依旧不能对防洪掉以轻心。1998年的厄尔尼诺就不仅造成了南方洪水,彼时作为中国粮仓的东北,也多次因洪水而拉响警报。

如果创纪录的大雨和洪水侵袭了东北的黑土,减产首当其冲,还会影响到黑土肥力和农产品出口。

大米出口大国泰国,就正面临着厄尔尼诺的挑战。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泰国全国降水量已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8%。泰国政府表示,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将减少未来两年的降水量。因此,政府要求农民限制水稻的种植来节约用水,糖的产量也出现了三年来的首次下跌。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8

这将推高泰国的农产品出货价格,而偏偏泰国又是一个食品出口大国,其产出只有一半左右在国内消费。这意味着,泰国降水稀少将极有可能推高全球的通胀水平。今年4月,国际原糖价格就已经突破了11年来最高水平。

在此之前,作为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价格就已飙升至七年多高点。数据显示,7月3日,洲际交易所(ICE)可可期货主力连续合约价格最高至每公吨3414美元,创下2015年12月以来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29%。

这背后元凶正是厄尔尼诺,让可可主要种植地西非地区变得更加干燥,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影响可可的生长。

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和加纳两国的可可豆产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60%。据报道,恶劣天气影响了可可豆在西非的产量和品质。今年以来,科特迪瓦的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洪水影响了可可豆种植产量。国际可可组织也表示,受到雨水影响,今年科特迪瓦的可可豆较小,原料品质不够理想。

再说工业,电力亮起的红灯或影响工业生产。

官方信息显示,华北、四川、安徽、山东、广东、广西等多地已经因为创纪录高温而出现了电力缺口,包括第一能源大省内蒙古、第一水电大省四川。

见证历史!12万年来最热的7月,哪里最难熬?(组图) - 9

图源:华创证券

四川水电靠天吃饭的问题,去年已经暴露。

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四川电网首次开展大规模跨省区日内互济,将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时段性供电压力。

四川促成攀西区域富余电量置换外送,与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达成一致意见,开展度夏期间电力省间互济。

与四川截然不同,内蒙古包头工业限电属于成长的烦恼。

据上海有色网消息,近日内蒙古包头地区高耗能企业也放起了一周的“高温假”,阿特斯、上机、美科、晶澳、双良等企业可能轮流停机。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包头除钢铁、稀土、铝业等传统重点产业外,光伏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被认为是当地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地媒体估算,包头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占到全国40%以上、全球35%以上,产值有望突破两千亿元,到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六千亿大关。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包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达94.39%。同为工业大市和强市的宁波,该指标为71.06%,全国为65.9%。

不仅如此,内蒙还肩负着给京津冀供电的重任。

早在2016年,内蒙古就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保障着北京40%以上的电力需求。2022年,其发电量高达6440.3亿千瓦时,外送电量达到2240.3亿千瓦时,恰好能覆盖京津冀的用电缺口。

第三个电力紧张的地区是西南。

广东前些日子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走高的时候,为广东提供大量电力的云南就一直面临着水电发电量不足的问题。

广东是中国第一用电大省。在2022年广东省电力供给结构中,外受电占比23%,这当中,云南送电量占比高达七成。

西南地区的干旱从去年以来一直在持续,据云南省气象局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34.6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64.8%,为近5年来降水最少年份。如果今年的雨季不能缓解干旱,在厄尔尼诺发展起来之后的今明秋冬两季,云南乃至整片西南都将比现在更加干旱。

也就是说,给京津冀输电的内蒙古、给长三角输电的四川、给大湾区输电的云南,竟然同时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极端天气对这些发电大省自身的经济也是不小的挑战。四川电力紧张影响锂盐、硅料生产,碳酸锂和硅料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广西、山东、云南则是电解铝重镇。

在极端天气常态化之后,中国再怎么强调能源和粮食的底线思维,都不为过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ColinCat
ColinCat 2023-07-08 回复
全球都变得像火炉一样,真的是炙烤模式。
Morgan
Morgan 2023-07-08 回复
这热得人都要疯了!烧烤模式开启,太可怕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