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2日 29.6°C-31.0°C
澳元 : 人民币=4.7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2023-07-10 来源: CC情报局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1. 7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数据表明,6月份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39例,较5月份的164例再次上升。专家表示,6月份的死亡增加与重症增加,最可能是由5-6月份这一轮疫情中那部分免疫低下、有基础病的反复感染者(他们反复感染后,死亡率增加)的死亡导致的。张文宏认为,病毒依然存在,很难突破奥密克戎“家族”,但原来的疫苗、感染等仍有保护作用。

2. 6月底,张文宏团队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长新冠的研究文章,认为年龄≥60岁的人比40岁以下的人患有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小。长新冠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大多数患者没有观察到器官功能受损,能从长新冠中康复。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1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2

第二波新冠消失了吗?为何六月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数大幅上升?

7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数据表明,6月份死亡病例239例,新增重症病例1968例。

6月份的死亡病例中,有两人死于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他死亡病例则与潜在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慢性疾病。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3

而据中疾控数据,今年5月份的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为164例,重症病例2777例。4月与3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新冠死亡病例数再一次上升,新冠似乎有重燃之势?

但据中疾控发布的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显示,数量已从6月1日的28.8万波动下降至6月30日的16.4万。

而今年5月份的发热门诊,从5月1日的18.3万至5月16日达到36.0万峰值,5月31日下降至29.4万。目前来看,发热门诊处诊疗量已大幅下降了40%左右。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4

目前在国内的主要流行株仍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

6月23日,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次论坛上分享了他对新冠病毒的最新研判:“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比较好的是,它始终在奥密克戎‘家族’里。它很难再突破出去了。只要在奥密克戎‘家族’里,我们就有交叉免疫,我们原来(接种)的疫苗、以往的感染,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次中疾控发布的数据,证实了张文宏的这一看法。

张文宏同时强调:“三年过后,病毒就没了?冠病毒其实一直都‘在’,并没有消失,我们还是能监测到病毒的存在。古语说‘大疫不过三年’,指的是我们的宿主免疫系统让我们感觉到‘大疫不过三年’,病毒其实始终在那。不监测,病毒就没有。当你认为周边都没有病人的时候,我们还是能监测到病毒的存在。”

中国疾控中心五月份之前每周公布一次国内新冠感染数据,但自4月29日之后不再每周更新。仅有广东、北京等地仍然维持每周的新冠感染数据更新。对此,中疾控发布消息称,目前新冠在我国已属于乙类乙管传染病,按照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要求每月公布一次。

综合国内近几个月的数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教授在接受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的采访时,分析认为:“中国自去年十二月上旬放开新冠封控后,住院的第一波新冠死亡在今年1月4日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到4月21日达到新冠住院死亡数清零。但是随着五一劳动节假期,人群聚集增加,新冠住院重症和死亡的趋势在五月份明显增加,在6月5日达到峰值。随后新冠重症和死亡趋势逐渐下降,预计七月份可能达到住院新冠死亡清零。

按照医院系统的数据,五月劳动节所至的第二轮暴发,跨时大约10-12周。据悉比较高比例的病人是首次阳性,这部分病人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高龄的高危人群,他(她)们有效地避开的第一波暴发和第一波暴发所引起的医疗挤兑,在5、6月的第二波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所以住院死亡数和第一波相比,峰值小了很多(1月4日:4273住院死亡;6月5日:15例住院死亡)。当然如果第二波疫情大多数为首次感染的话,发病人数最多也仅为第一波的十分之一,按峰值看,可以估计,第二波的病死率应该比第一波疫情要低很多。目前虽然大多数人群已经通过感染获得了自然免疫,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病毒感染后,对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伤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还是要保护好自已,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一般不去人群扎堆的地方。老年人如果有条件的话,秋天时接种有效的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如果年龄超过65岁的话,建议增加十三价和二十三价的肺炎疫苗。同时有关部门要注意长疫苗综合症和长新冠综合症,这两者都会严重伤害病人的健康。”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也认为,“5月份的这一轮疫情于6月初左右开始已明显下降。6月份的死亡增加与重症增加,最可能是由5-6月份这一轮疫情中那部分免疫低下、有基础病的反复感染者(他们反复感染后,死亡率增加)的死亡导致的。由于这波感染是由XBB.1主导的,其致病力比去年底的Ba5.2、BF.7流行株的下降了不少,因此,虽然六月相比五月的新冠死亡有所增加,但新冠重症却大幅降低。

从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的数据上来看,国内目前新冠病毒仍然处于下降通道,始于五月初的这轮疫情,应当已进入尾声。”

但目前国内的新冠流行并没有结束,二阳,甚至三阳,也仍然时有发生,且重症在年轻人中也有出现。对此,科普大V庄时利和提醒,“在高风险场合做好适当防护,家里备好必要的非处方药(根据个人认知以及家里有无重症高危人群考虑是否储备抗病毒药物)。已接种过三针疫苗和阳过的健康人不用太担心,可以考虑等待今年秋冬的疫苗,也许会是单价疫苗。”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5

张文宏最新研究:哪些人更易患“长新冠”?需要治疗吗?

6月底,张文宏团队在研究追踪了2万多名新冠感染者后,于《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长新冠研究的文章,归纳了国人“长新冠”最常见的症状,以及哪些人更容易患病。

这份题为“A one-year follow-up study of systematic impact of long COVID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po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s infection in Shanghai, China”(《关于上海新冠奥密克戎患者长新冠症状造成的系统性影响的一年期随访研究》)的论文作者们,用为期一年的时间跟踪了 2022 年3月至6月上海奥密克戎BA.2疫情中首次感染新冠的20,000多名患者。研究发现:“长新冠”呈现“异质性”与随时间衰减效应。也就是说,部分长新冠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减轻或者消失。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6

▎张文宏团队在上海青浦社区现场调研新冠感染后“长新冠”发生情况。

在21799名接受随访的感染者中,有1939名(8.89%)在离院后第6个月进行的电话随访中自述存在“长新冠”症状,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为乏力(3.38%)、失眠(2.2%)、脱发(2.06%)及咳嗽(1.74%)。而有“长新冠”症状的COVID-19重症患者自述存在咳嗽这一“长新冠”症状的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7

该项研究还比较了随访6个月和随访12个月的长新冠患者症状差异。在这项比较中,共有856名患者参加了12个月的随访,其中587名患者的长新冠症状消失。也即长新冠主要表现为主观症状,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一年后,大多数患者从长新冠中康复,没有观察到器官功能受损。

张文宏最新研究:40岁以下更易得长新冠?是否需要治疗?(组图) - 8

而谁是长新冠的易患人群?

研究发现,年龄≥60岁的人比40岁以下的人患有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小。女性、既往病史和急性感染期间的重症感染是长新冠的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张文宏团队这次长新冠研究针对的是感染Omicron(奥密克戎)这一变种的新冠感染者,研究结果表明这一人群中的“长新冠”感染者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器官损伤。但研究同时表明,“长新冠”症状对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科研人员是否要研究“长新冠”问题?今年6月23日,张文宏援引自己发表的这篇研究“长新冠”的文章,认为“感染者的大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而且“长新冠”的异质性很强,即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各有不同。有些人说自己的“长新冠”症状比较严重,但是检查后发现,没有临床指标与症状对应。目前医学界尚未对“长新冠”形成统一的科学概念,尚未找到统一的特征和标记,所以不建议科研人员马上对此展开研究。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史小倩的微波炉
史小倩的微波炉 2023-07-10 回复
看来长新冠主要是主观症状,但是还是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希望大家能尽早康复。
荷包蛋
荷包蛋 2023-07-10 回复
张文宏的研究发现,年龄≥60岁的人患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小,这让我稍微放心了一点。
Cherie-Cherry
Cherie-Cherry 2023-07-10 回复
哎,病毒就是这样,看似消失了,突然又冒出来。大家还是要多加注意,别掉以轻心啊!
IRISandQ
IRISandQ 2023-07-10 回复
看来新冠病毒还是挺顽强的,大家还是要保持警惕,做好防护措施啊!
聽我說_Maya
聽我說_Maya 2023-07-10 回复
感染人数再次上升,难道新冠又开始猖獗了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