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年代的澳洲海归留学生,连当上海黄河路的服务员都不配?(组图)
岁末年初,电视剧《繁花》爆火,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
1993年2月16日,上海《申民晚报》出现两个头条,一条是“三羊牌”T恤掀起购买热潮;另一个头条,是上证指数终于冲到历史新高。
南方谈话的精神令这一年的沪市有一个闪亮的开局,上海人民笑不拢嘴,黄河路上生意火爆。
每一家饭店门口都大排长龙,黄河路上应聘服务员的人同样摩肩接踵。
《繁花》剧照
然而,黄河路的服务员可不是这么好当的,连当时的海归留学生去应聘至真园都未必成功。
剧里头有个细节,叫雪莉的留学生来应聘,自身条件不错,之前在澳洲学酒店管理。
可李李一个摇头就把她pass掉了。
《繁花》剧照
我们来细细看一下招聘要求,虽然不算苛刻,但是可高出普通意义上的“服务员”标准太大一截儿来。
“1米65以上,人要好看时髦,做事活络,豁得出还兜得住,广东话和英文也都要会一点。”
首先呢,这长相得有模有样,笑容得迷人,身材还得匀称,太胖太瘦都不行——这是外貌要求,仿佛在招模特。
其次,头脑得聪明,遇事得有魄力,心里还要能沉得住气,英文和广东话必须都会一点——这是智商和品性的要求。
《繁花》剧照
虽说有些抽象,但大致能够拼凑出一个“八面玲珑、手脚勤快、极其善于察言观色,在人情世故中非常老道”的形象。
最终李李选的领班潘经理,也确实有这样的本事。
这样的人放在什么年代都算是有些本事,找份更加“体面”的工作或是自己做点小生意,难道不香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回头看“90年代海归留学生当不了黄河路服务员”这个事,真觉得也不算是吹牛。
虽然剧中至真园招聘服务员的要求看起来有些“摆谱”,但在现实中,当时国内的就业环境并不比这好到哪里去。
9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当时的就业市场更加封闭,机会也有限。经济体制改革还引发了一系列“下岗潮”,工作岗位可不就是“僧多粥少”。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自费留学的渠道刚刚打开,留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概念。
示意图
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海归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并不成熟,就业机会有限。
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国内工作经验的留学生来说,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留学生的认知度不高,很多人对于海归的印象还停留在“不知道他们在国外都干了点啥”的阶段。
这种认知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和现在的海归们相比,90年代的留学生大部分倾向于留在国外,少部分选择回国就业的人反而面临更多困难:
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会文化对留学生不友好的价值判断,工资待遇保障不完善…
示意图
而且,招人的老板们都是敢于在那个年代破釜沉舟的生意人,他们要的不仅是外貌长得好看或者学历高,能干、机灵、有眼力见才是当时最重要的“技能”。
找工作难吗?——难。
对于一个刚回国、满肚子异国情怀、见识过“资本主义”、一心想要报效祖国却没能够适应国内风云巨变的海归来说,真的难。
如《繁花》所展现的那样,当时的上海踩着高速运作的跑步机,“暴富”的门路一天一变,很可能哪一天就有人站到了风口上,一夜翻身。
因此,黄河路老板娘们口中“豁得出、兜得住”的人,才是她们心中适应时代洪流的人。
从大老板到小员工,若是没有这个劲头,是一定要被快速淘汰的。
《繁花》剧照
具体点说,1993年的黄河路可谓是热闹非凡,餐厅一天的流水就有五六万。
此时餐厅的性质已经不局限于“吃饭的地方”,它更是商人们“角逐的战场”。
老板们吃进去的是菜,说出口的是“财富密码”。倘若服务员不够“灵光”,错失了有效信息,或是得罪了哪位老板,可就是亏大发了。
在这种形势下,退伍军人或是资深小商贩的就业前景,都要优于“中看不中用”的海归留学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90年代的留学生没有能力或者没有价值。
那个时代的留学生,不同于今天。拿起行李箱、揣上些美元,这些人就敢走出去博机会。
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没有丰富的资源,却有一颗敢于闯荡的心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其中不乏通过自身努力和拼搏,取得不俗的成就的人。
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就曾于1991年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留学经历对他后续的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掌握了先进的数据搜索和挖掘技术,也为日后创建百度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功成名就后留下的故事往往一两句话就可以概述,但成功背后的个人努力却是千言万语也道不清。
那时候,社会环境确实给留学生出了不少难题,李彦宏也同样面临这些困境。
但跟世上所有的困难一样,只要肯拼肯闯,手握真才实学,不怕找不到通关的秘籍。
无论是90年代红火非凡的黄河路,还是现在卷生卷死的北上广深,要求的从来都不单单是学历,更重要的是与之匹配的眼界、能力。
既然环境无法掌握,唯有磨练自身。
相比于90年代,无论是现在的留学环境、归国后的就业市场,还是时代特有的便利性,都为留学生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能够在国内外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更多的家长愿意支持孩子出国留学,高校也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机会,留学不再是件让人两眼一抹黑,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
示意图
这种时刻,留学生更要致力于潜心求学,紧紧把握住每一个丰满羽翼的机会。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考验。
90年代的黄河路也好,24年的上海外滩也罢。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敢于追求梦想、不畏艰难的人,终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