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9日 25.3°C-25.3°C
澳元 : 人民币=4.5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2024-05-06 来源: 以以的爸爸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博士不光是学识能力的象征,有时候更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标签,这些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代名词,一直都以用学习来改变命运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天选之子。

事实上,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读博这件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前段时间,知乎上曾有个热搜:一些自杀的名校博士为什么不退学?引发了极大的讨论热度。后来问题被屏蔽了,可能或多或少影响不大好。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1

实际上,近年来名校博士自杀的新闻不在少数,每当爆出这样的新闻我们都在扼腕痛惜,那些离成功毕业只有一步之遥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选择走上那样一条荆棘丛生的不归路。而往往在这些新闻的底下,总有人会疑问道:“能学就学,不能学就退学啊,为什么要自杀?” 

但退学,可能真没那么容易。

名校博士自杀这个事究竟发生频率有多高?除了一些成为了社会热点事件,被新闻报道让大家熟知。更多的,可能连报道都没有。

01

小募最近在逛中国裁判文书网时发现了这样一则判决书。

一个北大的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其父亲起诉学校,认为这是学校没有履行维护研究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义务而造成的,让研究生遭受了学术之外的压力,学校没有规范的引导学生。

希望判决学校:就其掩盖事实,拒绝承担责任等无理行为向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进行赔偿。

后来被二审驳回了上诉。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2

根据判决书显示,博士生李某是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的学生,攻读生理学系基础心理学方向,在她博士论文答辩当天凌晨,李某选择了自杀。并留下了书面遗言:

“对不起。我全搞砸了。我违背了所有人的期待,是个没有用的废人。妈妈,爸爸,对不起,对不起。李老师,对不起。茜,实验室的大家,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这样懦弱的人,没有存在的价值。”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3

根据李某父母的描述,他们认为孩子会自杀的主要原因是:

李某答辩前期论文给出的修改意见。和指导老师意见不符。虽然李某博士论文预答辩通过了,但其一直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中。李某无法处理这种不同学术观点导致的情况,且李某的实验预案曾被毫无理由地抛弃,而她自己不愿意写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文章内,也不知道如何修改,所以选择了自杀。

为此,父母起诉北大,认为学校没有履行维护研究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义务,让研究生遭受了学术之外的压力,学校没有规范的引导学生。

后来,法院认为,李某父母给出的所有证据:

李某遗言、李某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李某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评审会记录、李某博士论文的匿名评审等证据,无法直接证明北京大学有任何过错行为。

且北京大学提供的一些证据:导师曾让李某在答辩前多休息、曾和家长进行过电话沟通,告诉家长李某预答辩通过、有同学表示看到李某答辩前的一个月比较焦虑,但是与其他时候相比并没有更焦虑。在答辩前三天没有见到过她。学术观点存在差异是一个学术组中很常见的现象等等。都证明了北京大学已经尽到了相关义务。

所以判决李某父母要求北京大学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但同时,法院认为,李某父母向北京大学提交了理科博士生人才培养教改若干建议,虽然是作为证据提交,但能够看出是李某父母从该事件中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学校的今后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深切的、中肯的建议,目的是避免再发生类似悲剧。北京大学亦应重视李某父母提出的建议,在今后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检测与跟踪,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并且,在二审中,法院提到:在学术研究中,老师之间存在不同的见解属于正常现象,正是因为存在不同的观点才能推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老师也有选择实验预案的权利。学术之路是艰辛、漫长的,其中荆棘密布,思辨的过程也必定极其痛苦,但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魅力所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与其他研究者的沟通和交流,李某作为在校博士生,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面临压力时,完全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或者向学校说明相关情况,借助各种途径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解开思想上的困惑,而不是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所以维持原判。但是也提到了北京大学亦应重视李某父母提出的建议,在今后的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检测与跟踪,鼓励老师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完善心理防线的构筑。

事情看完,只让人倍感惋惜。博士论文答辩前夕,离成功那么的近,但博士生却选择了永远止步于此。事件的背后,究竟谁对谁错似乎无法用这一纸判决书说清。但值得引起反思的是,这些选择极端方法的研究生,在心理上都出了很大问题。而且这样的事在高校里并不是极少发生的个例。

02

第五届《自然》博士生调查曾显示,中国的博士生在取得博士学位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很多方面看,中国的博士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要“难”一点。一个非常显眼的数字是,在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学生中,只有55%的学生表示对博士生涯至少感到部分满意。而在中国以外地区的5630名受访者中,满意度达到了72%。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4

留言评论的大部分受访者表达了较为负面的态度。一名学生写道,“不要在这个国家读博,没人会帮你,没人会理解你,这里是监狱。”另一条评论写道,“读博压力太大了,超过了我的预期。”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家陈迪说,在很多方面,压力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大部分学校都要求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至少发表一篇论文,发表的期刊还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因子,才会授予他们博士学位,”他说,“每个人都要有产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博士研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似乎也越来越大。

在调查中,4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因读博导致的抑郁或焦虑寻求过相关帮助。这比世界其他地区36%的比例略高。对中国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资源往往比较匮乏。在那些寻求过帮助的人中,只有10%的学生在母校得到过有益的帮助;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这个数字是28%。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5

也正因为这样,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做出极端行为的研究生就比较多,他们中的大多都就读于名校,有的一些我们曾在报道上见过,但更多的,则连报道都没有。

笔者随手在知乎上一搜,就能搜到类似的提问。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6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7

太多了,数量让人不敢相信。

在这些回答下面,总有人评论道:“有自杀的勇气,为什么不退学?何必走到这么极端的一步?”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8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9

但实际上情景中,退学,哪有那么简单啊!

03

要么死撑,要么死,这两个念头每天在脑海里打架。这是笔者朋友告诉笔者自己读博时遇到瓶颈的念想。

实际上,相信很多研究生都跟他一样,把科学研究想得很美很浪漫,可等你进入实验室就不这么想了。开始做研究之后,各种困难会不可避免地扑面而来。

读博,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自己的私事,更是一个家庭的家事。

北大博士在答辩前夜自杀身亡!网友:有时候选择退学更需要勇气(组图) - 10

寒窗苦读二十多年,家里供着读博也不容易,大家都期待你博士毕业,你该如何告诉他们你可能毕业延期?

往往很多家庭,父母都不是博士,没有高学历,他们对读博士的过程没有经验,也不能理解读博士的人的辛苦,但是他们对于子女读博成才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退学,意味着愧对这份期望,也对不起自己已经付出的时间成本。毕竟在这个时间段里,同龄人已经工作,早早的走上社会打拼。选择退学意味着这几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的。等于说在别人都进步的时间段里,自己选择了原地踏步。

在这样的重压下,怎么退学?

同样的,退学的选择也会面临来源于社会的压力,从小到大的天之骄子,别人家的孩子,大家的榜样,突然读书读了十几年没个结果,退学了,就化作了“读书没有用的反面教材”。

而最大的压力,还是来源于读博的自己。

社会内卷化严重,对于坚信毕业了自己终于会有前途的研究生来说,如果在读研期间面对可能毕不了业的现实,往往会对自己产生不自信和怀疑。自己多年的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好的未来。这个断崖式的落差,只能由自己来消化。要选择退学吗?那意味着自己这些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意味着自己可能根本不是学习那块料。这对一路优秀过来的学生来说,打击太大了。

综上所述,退学所带来的的压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无解和难以面对的。

如果一些学生是读完硕士再读博士,那退学意味着好歹还有硕士学历。但还有一些学生,他们是直博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退学意味着,连硕士学历都不会拥有。你能承担这样的学历落差吗?

那么,有没有博士选择退学?答案是肯定的。

曾经有读者给我们投稿自己的故事。

自己一开始读博是因为对计算机图形学感兴趣,并且本科成绩一直很优秀,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博士学位拿下。所以在浙大硕士、清华硕士与北大博士三个offer中,选择了最难的那个。

但在读研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在科研方面没有丝毫的成长,感觉自己是在搞民科。导师把自己实验室不出成果全部归咎为招的学生不努力。但是身边种种迹象都让他认识到“读博不顺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综上所述,在博五这年,他选择了退学。

很多人都觉得他很冲动,一腔热血上头就草草跟北大这样的大IP、大Boss说了再见,以后的路可怎么办呢?

但读者告诉我们,他自己觉得好歹他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敢于抛下已有的科研成果,去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开疆拓土。

他主动地给了自己人生另一种可能,即使以后这种可能没有变成现实,也不会因为从未尝试过而遗憾。

能够清醒地读博是人生一大喜事,因为不乏有的人为了读博而读博。

 而更高级一点的喜事是因为热爱才做学术。

 因为成全自己就是爱自己,而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从他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勇敢选择退学,是对他自己的救赎。

04

当然了,笔者并不鼓吹遇到压力或者说感觉自己抑郁了就选择退学。都是过来人,我还是更希望大家能够撑到柳暗花明那一天。

但笔者更不想看到的,是优秀的学生们选择自杀这样的不归路。如果你正在因为学术感到焦虑或者抑郁。

学会休息,适当的疏解自己的压力,是格外重要的,我们要认识到“科研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还有就是一定要学会沟通。

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导师布置的课题我们无法完成,那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他们,“爸,妈,我的导师非要让我研究如何用菜刀去替代手术刀去做手术,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无人能解啊!”

家庭永远是自己的避风港湾,要多相信家人能够理解并支持你。

同样的,也要多采取更多行动,主动向导师和学校寻求自己需要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无畏无惧,勇敢尝试。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KarlanYe
KarlanYe 2024-05-06 回复
学会生活。不是学会考试,也不是学会知识
呆呆小菁子
呆呆小菁子 2024-05-06 回复
让有思想的学生,不要为工作生活发愁
orkJo
orkJo 2024-05-06 回复
如果大学毕业就失业,可想社会矛盾
ILOVEPIKABB
ILOVEPIKABB 2024-05-06 回复
除了学习完全没了兴趣,一旦思想受挫,完败
软PAPA心太软
软PAPA心太软 2024-05-06 回复
死拚的氛围过浓。人生路太窄。方方面面压力太大,自己输不起,很多时候就会选择退出——自杀。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