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7日 27.9°C-29.0°C
澳元 : 人民币=4.7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2024-05-07 来源: 腾讯医典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我没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怎么就血糖超标了?”

看着体检单写着“肥胖、脂肪肝(中度)、糖尿病前期”等诊断,35岁的小章,一脸的困惑和焦虑。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也可以理解为一只脚已踏入糖尿病大门。

而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预估有1.48亿人,也就是将近1.5亿[1]。他们的血糖正在偷偷地升高,距离真正的糖尿病仅一步之遥。

可能很多人和小章一样迷惑:血糖高到什么程度算糖尿病前期?怎么避免发展到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药?有没有机会逆转?

今天,我们就帮大家认清糖尿病前期这个潜伏的“杀手”。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 1

科学家其实很早就关注到,某些人群中存在血糖轻微升高现象,最初用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这两个名词,来定义这部分未来可能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但这两个拗口的医学专业名词,很难让普通人和医生产生足够的重视。

为此,200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用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名词——糖尿病前期来代替“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并通过ADA糖尿病指南迅速推广到全球[2]。

那么,医生是怎么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呢?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1]。

如果有任何一个指标符合,就说明你已经加入糖尿病的“后备军”。

2020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1]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预估有1.48亿人,这个数字比糖尿病患者数量更为庞大。

当然,我们现实中不可能对所有人直接进行糖尿病筛查,医生一般是先通过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来评估糖尿病风险。这个表格适合20~74岁的群体,评分值的范围为0~51分,总分≥25分者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

有兴趣可以给自己打个分,看看自己是不是高风险人群。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 2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1])

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但如果不加干预,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1,3]。而且,糖尿病前期还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所以,趁还没发展成糖尿病,我们必须找机会及时阻止它。

很多人一听到“糖尿病前期”就非常紧张。但实际上,只要及时进行积极的生活习惯干预,这个阶段的病情是有可能被延缓的。

糖尿病前期怎么生活干预?要不要吃降糖药?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建议,先别急着吃药,重要的是先控制体重。

也就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让自己的体重指数(BMI)达到或者接近24kg/m2,或3~6个月内体重至少下降5%,并长期维持。(注: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通过长期坚持生活方式的干预,能让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9%~58%[4]。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 3

糖尿病前期为什么格外强调控制体重呢?这是因为肥胖和超重的人,由于身体脂肪过多,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对胰岛素需求更旺盛,胰岛β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更容易变成糖尿病。

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千卡(1千卡=4.184 千焦),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1]。

运动方面,优先选择跑步、游泳、自行车、健身操、太极、乒乓球、羽毛球等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1]。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 4

不想被“糖尿病”找上门,就得在体检上留点心。

大家要养成定期体检和测血糖的习惯,对糖尿病前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把糖尿病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组图) - 5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5]:

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

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下面这些特征满足任意一个,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查1次血糖[4]: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 岁;

(3)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总分≥25 分。

总的来说,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上,你的血糖、你的身体未来何去何从,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请相信,只要通过适当及规律的生活干预,就可能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feel_lei
feel_lei 2024-05-07 回复
预防优先,应有更多针对糖前期进科普宣传,而不仅仅是患上病后如何治疗。
吉小娉
吉小娉 2024-05-07 回复
跑步就可以了,不光是前期,即便是二期,刚得不久,也可以通过跑步锻炼逆转。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