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缉毒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落满白霜,双眼始终闭不上(组图)
1987年12月,缉毒警陈建军在一次卧底抓捕行动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当队友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是已经没有生命气息的遗体。
那时的陈建军静静地躺在地上,身上还有挣扎的痕迹。他双目怒张,衣服凌乱,身上血迹斑斑,并且早已落满了白霜。
陈建军虽然很年轻,但是此前早已经执行过好几次的卧底任务,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事发当天,陈建军像往常一样执行着卧底任务,但却遭遇意外,让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5岁。
那么在此次卧底行动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行动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差错?陈建军为何最后孤身一人面对敌人?在牺牲之前,他经历了些么?
壮烈牺牲
1987年12月13日,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得到重要情报,得知毒贩冯德国准备找买主交易毒品。
陈建军自荐当卧底和毒贩进行交易,这一次他依然扮做老板,和毒贩冯德国取得了联系。
当时冯德国想要让陈建军去自己家里取货,但是陈建军控住了主动权,要求如果货到的话,就去珠街进行交易,同时也把情报上报给了领导。
原本以为这次会顺利在珠街抓捕毒贩,但是没有想到对方非常狡猾。
陈建军的父亲
陈建军和战友一起来到珠街,由他一人单独和毒贩交接,但是对方却临时更改交易地点,而且要求他立马跟上。
临时更改交易地点,是毒贩经常会有的行为,因为他们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亡命之徒,警惕性和反侦察能力极高。
所以如果陈建军在当时犹豫的话,可能就会被毒贩怀疑,中止这次交易,为了能够继续找到毒品的线索,只能先顺应了毒贩的要求。
当时战友们不知道更改后的地点,而陈建军也没有办法在毒贩眼皮子底下和队友联系。稍有差错,一切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为了避免毒贩起疑心,陈建军当即表示同意,然后就跟着毒贩,孤身前往了对方安排的交易地点。
陈建军跟着毒贩来到毒品交易的地方后,冯德国带着同伙陶明顺上楼交易,让其妻弟去门外把守,这样的环境显然对陈建军十分不利。
在交易之前,陈建军和对方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就在准备交易的时候,他找准时机,直接掏出了手枪并亮明身份,同时速呼叫战友。
对方眼见情况不妙,拔腿就想要逃跑,陈建军没有片刻犹豫,直接追了上去。但此时,毒贩手上也拿着武器,走投无路之下,将枪口对准了陈建军。
几乎同时,陈建军和毒贩一起朝着对方开了枪,虽然毒贩当场被击毙,但陈建军自己也身负重伤。
他的右腹中弹流血不止,可队友还没有赶过来。而此时现场还有毒贩冯德国及其妻子、母亲、妻弟等家人,他们看到陈建国身受重伤,便蜂拥而上围攻他。
他们拿着木棍朝着陈建国猛打,其他人一边抢着现金和毒品,一边控制住陈建军,防止他反抗。
直到他的头部被重重一击之后,彻底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能醒过来。
陈建军一家
当战友们赶过来的时候,发现陈建军的身体已经冷透,没有一丝起伏,在他的身上覆盖着一层白霜,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
他的生命就此停留在了那一刻,但他的眼睛始终没有闭上,诉说着绝望和不甘。
那一年,陈建军只有25岁。对他来说,从走向缉毒之路开始,就注定着要走一条漆黑孤独的道路。
而陈建军之所以会成为一名警察,和他的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踏上缉毒之路
1962年8月1日,云南省麻栗坡县有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因为出生于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其父给他取名“建军”。
陈建军的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他小时候就在父亲工作的环境中生活,对警察的工作和生活多少有些了解。
这样的环境也感染了他的内心,所以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边境地区靠近“金三角”等一些毒源集中地,在边境地区也存在很多毒品交易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中国在禁毒这条路上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
198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成立了新中国首批禁毒警察队伍,在招录缉毒干警的过程中,年仅20岁的陈建军通过层层竞选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
他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支缉毒团队中的一员,这也是他走向缉毒之路的开始。
其实当时报考缉毒警的时候,陈建军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当结果出来以后,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
要知道缉毒工作危险重重,和一般的警察不同,缉毒警要和残忍的犯罪分子之间展开斗争,一不小心就会没命,家里人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冒险。
但是陈建军决心已定,而父亲也非常支持自己的儿子。
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缉毒这条路,此后,他为此付出了很多,甚至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成为卧底之前
缉毒警的工作危险重重,所以在投入工作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不仅要学习擒敌之术,还要学习和缉毒有关的专业知识。
在集训过程中,陈建军一刻也不敢懈怠,坚持提升自己的公安业务能力,最后不出意外地拿到了优秀学员证书,并且被派到了砚山县缉毒队。
图源网络
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而他也不会辜负组织对他的期望,很快就做出了一番成绩。
当时砚山县有一处贩毒活动的重点地区平远街,这里贩毒活动频繁,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所以1983年7月,陈建军就被调到了平远街的缉毒小组工作。
在这里工作期间,陈建军的努力有目共睹,他时常出入一些重点山寨,了解当地情况,调查这些贩毒的活动规律。
由此,他总结出了很多工作经验,也掌握了很多打击贩毒活动的技能技巧,并且这些能力在工作中也取得了成果。
经过短短2年的时间,陈建军就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侦察员。
他和队友相互配合,破获了一批贩毒活动。这对于当地犯罪分子来说,是一次有力的打击,他也荣获了三等功。
1985年11月,领导也看中了陈建军的能力,任命他为秘密侦察员,这个身份也决定了他之后的秘密卧底工作。
从此,他的工作也而发生了变化,他需要去敌人内部潜伏当卧底。当然成为卧底之前,还需要做好更加周全的准备。
想要打入敌人内部,除了要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对能力,还需要转换身份。
而要想成为一名经验老道的“毒贩”,除了需要具备强大的能力之外,形象也非常重要,要想融入敌人的环境,第一步就是要在外形上成为“敌人”。
为了能够在以后的卧底工作中更好地融入敌人的环境,陈建军必须要“丑化”自己的形象。
于是他就开始学着抽烟喝酒打麻将,穿的衣服也不伦不类,把家里也故意搞得乱糟糟,工作上面也做得一塌糊涂。
陈建军的“丑化”过程非常顺利,但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周围人对此都毫不知情,甚至连他的妻子都觉得自己丈夫有些堕落,以为他性情大变。
原本积极向上的青年警察,竟然变成了和街上小混混一样的人,家里人一时都不能接受,乡亲们也是议论纷纷。
大家都去劝说陈建军的父亲好好管教一下儿子,但是只有当过公安的父亲清楚,儿子这样做必定是为了工作,他只是对大家说孩子的路让他自己走。
做好准备之后,陈建军就正式开始了卧底生活。
24次孤身卧底
陈建军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缉毒工作的经验却非常丰富,他总是能观察到很多细节,找到抓捕犯罪分子的突破点,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胜任卧底的特质。
1986年6月,陈建军和战友正在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为了避免嫌疑人逃跑,必须要守住关卡,仔细排查过往人员。
而在做排查工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犯罪分子蒙混过关,但是陈建军过人的观察能力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他在对一辆客车的乘客进行检查的时候,有一位自称退伍军人的乘客拒绝接受检查,甚至在车上大肆叫嚣,说这些警察不尊重当过兵的老人,还鼓动周围人挑起情绪。
图源网络
陈建军观察到这个男子眼神慌张,不愿意接受检查,很明显是故意为之,就是企图蒙混过关。
但是这哪里逃得过陈建军的眼睛,他意识到这个人肯定是有问题。
而就在他亮出证件之后,这名男子悄悄把手伸向了怀里,陈建军迅速和战友按住其胳膊,及时制止了他的下一步行动。
之后,他们在男子的怀里搜出来了一枚手榴弹,也幸亏陈建军他们出手及时,如果没有及时做出反应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次事件过去2个多月之后,陈建军迎来了他第一次正式的卧底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做足之后,陈建军开始以广东老板的身份和毒贩进行联络交易。
图源网络
虽然是第一次卧底,但是陈建军丝毫没有怯场,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位广东老板,和毒贩展开周旋。
当时,陈建军单枪匹马地前往广南县马街乡,进入毒贩冯育焕家中“买货”。
毒贩刚开始对他也充满着警惕,刚开始对他盘根究底,观察他的各种反应,对此陈建军都能够冷静面对。
在此期间,陈建军也开始主动出击,无意间透漏出自己身上的大量现金,毒贩看到他有钱,就没有再怀疑了,直接拿出毒品让他验货。
看到毒贩上钩,就说明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要开始正式交易了,当他们进行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就确定了交易地点。
图源网络
在交易之前,陈建军也及时给战友传达了信息。很快,就在第二天交易的时候,警方顺利将他们抓获,并且让这位“广东老板”说出毒品在哪。
陈建军依然扮演着广东老板,用一口相当地道的广东话说自己只是做草果生意的,并且从麻袋里掏出来草果。
而他的队友也明白了他的用意,顺利从麻袋里找到了毒品。
陈建军的第一次卧底行动圆满成功,也说明了他的能力,而有了经验之后,他在接下来的卧底任务中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陈建军在投入到卧底行动过程中,因为工作特殊,和家人可以说是聚少离多,有时候甚至无法顾及家里人。
1986年12月,陈建军再次投入在卧底行动中,当时他已经打入了敌人的内部,并且是一个特大贩毒团伙。
为了能够让毒贩相信自己的身份,他和毒贩团伙之间来回周旋了十多天,已经快要接近尾声。
当取得毒贩信任的时候,稍微出现一点小差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所以陈建军不能有太大的动静。
但是这个时候,他却被告知,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高烧不退,妻子为了照顾女儿也卧病在床,家里正是需要他的时候。
陈建军哪里不心疼自己的家人?但是他必须要舍小家为大家,如果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案件中止,想要取得线索不知道又得多长时间。
所以陈建军决定暂时放弃回家,先抓紧时间把案子了解。他是这样一个把自己全身心都奉献在工作上的人。
在之后的5年里,他曾24次孤身潜入贩毒集团内部,和缉毒警队里应外合,抓捕毒贩收缴毒品,有力地打击了毒品交易活动。
然而卧底行动终究是危险重重,毒贩手上的武器不比警察少,这些毒贩往往都是杀人不眨眼。
缉毒民警销毁缴获的毒品(图源网络)
他们从事毒品交易不知道沾染了多少血,在这样的环境中和毒贩斗智斗勇需要太多的勇气。
陈建军作为优秀的缉毒警,在缉毒过程中有勇有谋,破获了多起贩毒案件,但是也不得不说,每次都是在和死神斗争,每一次的卧底行动都非常惊险。
为了能够顺利打入敌人内部,陈建军都是孤身前往,就算一个人再厉害,在一对多的环境中,依旧容易占据下风,所以说此前的每一次卧底行动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经验丰富的陈建军虽然能沉着面对每次突发状况,但是他面对的穷凶极恶极的毒贩,以及许多无法提前预估的意外情况。
在最后一次卧底行动中,意外还是发生了。陈建军在自己卧底生涯的最后一次行动中,英勇牺牲,而那个时候,最悲痛的莫过于他的家人和战友。
虽然陈建军牺牲了,但是他的战友和家人依然在延续他的使命。
延续缉毒使命
陈建军牺牲的时候,他的女儿小益琳只有一岁半,父母妻子还有他的战友们对这个从小便失去父亲的孩子疼爱有加。
小益琳慢慢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父亲的事迹,也明白了父亲在缉毒这条道路上的使命。
对于小益琳来说,父亲就是她的骄傲,是她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她也决定要好好努力,靠自己在社会上立足。
陈建军的弟弟们也投入了到了公安队伍,走进了麻栗坡县的公安局,这一家人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警察世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延续着陈建军的使命。
陈建军带着缉毒使命牺牲了,而无数的缉毒战友依然带着这份使命继续前行。在2015年到2017年,砚山县公安局的缉毒大队战绩斐然。
连续3年的时间,破获了4起特大的贩毒案件,在破获毒品案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都是奋战在一线的缉毒警用生命换来的。
在缉毒这条路上,从来都是血雨腥风,稍有不慎就会失去性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首批缉毒队伍开始,就有无数投身于缉毒队伍的“孤胆英雄”,他们都是在用生命来延续缉毒的使命。
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在禁毒道路上取得了有力的成绩,禁毒过程中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
但是在这条路上依然会有流血和牺牲,这是因为毒贩也在日益猖狂,面对狡猾的毒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伏击。
虽然禁毒这条路非常艰难,但是依然有无数投身禁毒的热血青年,有很多像陈建军一样的“孤胆英雄”前赴后继,这是因为他们心中都带着缉毒的使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用生命守护祖国。
结语
年仅25岁的陈建军离开自己的家人,也离开了缉毒队的战友,但是他的奉献精神始终在大家的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
在缉毒的道路上,有很多像陈建军一样勇敢的缉毒警,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一道城墙,抵抗毒品的侵害,换来一个安稳的社会,这些都不应该被那些随意沾染毒品的人践踏。
在禁毒的这条路上,有太多的艰难和牺牲,总是要有人来坚守,也总是会有牺牲。
我们应该感谢,正是有这些在刀尖上行走的缉毒警,才会有现在安稳的社会,我们应该记住每一位在前线牺牲的战士,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