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01日 28.0°C-28.0°C
澳元 : 人民币=4.4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4小时前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个春节,不少韩国人选择来中国过年。他们不仅拉动了旅游消费,还盯上了流量,赚起了人民币。曾经在韩国,不孝有三,不带父母到张家界登山为大。如今,长满韩国人的除了张家界的台阶,还有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和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1

韩国人开始赚人民币了

韩国人在上海找到了赚流量的好机会。和东方明珠、武康大楼、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合影,再配上一句不那么流畅的中文,轻松获得上万点赞。在“很久以前”贴着降温贴吃羊肉串配啤酒,也成了小红书新的拍照模版。韩国大小姐的一顿46万元人民币的晚餐,引来抖音网友6.4万个评论。上海不仅等来了最懂自己的游客,韩国人也在上海接下了这波泼天的流量。

韩国人李亚媛在东大门从事服装行业,去那里的中国客户大多数是从抖音直播认识李亚媛的,在会中文的韩国博主里,李亚媛也算小有名气。直播耗费了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不直播又赚不到钱”。

趁着免签,李亚媛也来到中国旅行,先去上海待了两天,又去了大连。在Instagram发布旅游内容没几天,中国的旅游订票平台和酒店就在后台找到她,请她发布通过平台订票和体验酒店的内容。

至于这部分收入,“做得好的话,赚的广告费跟(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在韩国,李亚媛要像其他人一样,在自己的简历标上Instagram账号。这个平台不仅仅用来记录生活,也成了李亚媛工作中的一部分。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2

▲ 李亚媛和她的朋友与东方明珠合影。图 / 讲述者提供

韩国人来上海,不仅拉动了消费,还赚起了人民币。在娱乐公司工作的韩国人智莲,明显感受到韩国博主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最近几周,隔壁组的同事都因为找不到广告主想要的韩国博主而干着急,Instagram上虽然有很多韩国博主,但并不一定和广告主的需求相匹配,同事也因此连着加班了几周。

跨年这天,韩国女孩闵正允和男朋友一起挤入了外滩的人海。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后,去中国的韩国人肉眼可见地增加了,闵正允原本没有主动搜索过上海相关的信息,但打开Instagram就被朋友们在上海外滩打卡的照片刷了屏,逛YouTube也会看到很多“上海4天3晚”的旅游视频,于是她顺势决定把跨年和过生日的旅行目的地定在了上海。

很快,去中国旅游的这股潮流辐射到了整个韩国互联网。在韩国最大的搜索网站Naver搜索上海,关联的词条被旅行占据,上海天气、上海餐厅、上海机票以及各处上海景点,迪士尼、新天地和豫园的信息比比皆是。在社交平台X上,即使是韩国素人,一篇上海旅行相关的推文,也可以斩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查看数。

韩国人对上海的兴趣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根据携程数据显示,免签政策试行以来,韩国入境上海的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80%,环比增长超40%。每周,超过200班往返于首尔上海的航班,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韩国人。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3

▲ 上海街头随处可见韩国旅游团。图 / 视觉中国

当上海的韩味儿前所未有地超标时,韩国人的沪味儿浓度也达到了巅峰。李瀚只是数了数最近身边去过或是计划去上海的韩国人,就有6位了。朋友看到他去了上海的照片,都来问他上海有什么好吃的餐馆、好玩的旅游景点,以及如何使用支付宝和微信。而早在去年5月,李瀚就开通了小红书账户。

一开始,笔记只有几百、几千个点赞,直到去年12月30日,李瀚的一条笔记收获了1.7万的点赞,封面是他站在外滩以东方明珠为背景的照片。在上海街头,李瀚听了不下10遍用中文说的“好帅啊”的夸赞,他也很快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而在韩国,他只听到过两次。那条笔记下最高赞的评论是:“这种就应该留下来定居,不要回韩国了”。

中国的网红和博主们,自然也不会放过韩国人掀起的这波流量。听闻韩国富人来沪一掷千金,上海最有钱的年轻人们,也把他们的超跑开上了武康路,不仅定下了车子价格低于500万不准来的门槛,还在群里排了三班倒的值班表。事实上,上街炫耀的不一定是土生土长的沪少,也有可能是想火一把的主播,在不少开跑车唱歌、展示才艺的直播间,热闹是一点儿没少。

除此之外,不仅韩国人爱吃羊肉串,中国人也爱看韩国人打卡羊肉串。智莲从大学起就在上海读书,去年留在了上海。一年前,智莲拍了一段“韩国人第一次吃很久以前羊肉串”的视频,本来在小红书、B站的播放量都不高,直到最近,视频的播放量突然开始涨起来了。长期生活在中国,智莲其实已经熟悉了上海,早就没有了新鲜感,但她发现,网友们就是想看她在视频里表现出比较夸张的第一次体验的感受。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4

▲ 智莲体验中国的烤羊肉串。图 / 讲述者提供

“打卡三件套”,硬控韩国人

韩国人来中国旅游的理由五花八门。曾经在韩国,不孝有三,不带父母到张家界登山为大。如今,长满韩国人的除了张家界的台阶,还有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啤酒博物馆和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

得知免签之后,秀延毫不犹豫订下了前往上海的机票。她是韩国一所大学护理专业大二的学生,制定旅行计划时,她还沉浸在期末考试的复习中。鉴于网络上去上海的旅游攻略最多,她和朋友迅速把目的地定在了上海,这样可以尽可能不耽误复习的时间。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5

▲ 秀延在上海南京东路留影。图 / 讲述者提供

秀延就读的护理系,入学考试时的竞争率是33:1,系里100多人,每个人学习起来都很拼命,但即便如此也可能得不到好的学分。再加上韩国因为此前医疗罢工影响,就业很难,秀延不自觉地为未来感到焦虑。

压力之下,她开始沉迷中国的小甜剧,尤其是追着看完偶像剧《偷偷藏不住》之后,产生了“至少要去中国一次”的想法。她说,身边不少同学都对这部剧很上头,追剧的劲头和中国剧迷对《黑暗荣耀》的欲罢不能如出一辙。同样沉迷这部剧的还有首尔大学的韩国学生金恩雅,她身边很多韩国朋友不追韩剧,却对中国偶像剧爱得痴迷。

有海外剧迷整理过几部爆款中国电视剧“出海”的成绩。2023年,《偷偷藏不住》在TikTok的总播放量高达61.3亿,远超宋慧乔主演的爆款爽剧《黑暗荣耀》(播放量56亿)。另一部中国古装剧《长月烬明》在TikTok上也有40.1亿的播放量。

看完剧,秀延成了《偷偷藏不住》主演赵露思的粉丝。韩国人在赵露思的Instagram账号下,留下了他们的点赞和评论,也把对角色和电视剧的喜爱转移到了中国的旅游地。金恩雅发现,她的许多朋友来到上海后,都会专门把中国偶像的小卡带到海底捞,和火锅一起拍照合影。

除了追剧,在众多韩国人不得不来上海的理由里,还有“时尚”。

今年1月3日,意大利时尚服装品牌Brandy Melville(简称“BM”)在首尔东部圣水洞开设了韩国第一家门店,即使下着雪,店外也排起了长队。可以说,韩国人对时尚的追求几乎刻在了骨子里。

免签以后,李亚媛把来中国旅游的第一站设在了上海,也是因为时尚。曾经,东大门是淘宝女装代购关键词的Top 1,一句“东大门时尚爆款”拯救了很多外贸尾货——许多服饰虽然用中国原材料制作而成,但因为体现了韩国潮流特色,吸引了不少中国和东南亚的买手前往韩国东大门驻足挑选。

而现在的上海,吸引了不少像李亚媛这样的东大门服装从业者前来“朝圣”。这里不仅有BM,还有仿照BM开出的中国品牌Basement fg(简称“BF”),既不用排队淋雪吹冷风,可选择的品牌还更多——比如甜美又叛逆的SHUSHU/TONG、走辣妹风的SweetChilling,以及BM的“贵替”、意大利品牌Subdued也在上海开出亚洲首店。李亚媛到了上海,就像回到了快乐老家,连首尔UGG门店一直找不到的鞋子款式,在上海的旗舰店都找到了。

因为做过平面模特,李亚媛额外关注坐标在上海的博主们。她发现,易梦玲、王悦伊、碳酸、seosamsan等中国红人,在Instagram上都拥有大量韩国受众。在一众水光肌、齐刘海、ins风的韩国博主里,她们闯出了一条独特的时尚赛道,氛围感、Y2K(千禧风)、多巴胺的风格,也给舒适圈内的韩国博主们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震撼。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6▲ 上海田子坊韩国游客“浓度”很高。图 / 视觉中国

所有韩国人发布的中国旅游攻略里,一定少不了各类美食打卡。

还在念建筑专业的学生彩妍,本来打算观摩上海不同时期的建筑,最终却被各式美食俘获,从蟹粉汤包到coco、喜茶,从广式早点到贝果博物馆,味道都和她在韩国吃到的很不一样,但没有一个不喜欢。就连便利店买来的年糕、炸串、关东煮,也好吃到让她连炫了两份宵夜。

到最后,彩妍吃得饱饱的才舍得踏上回韩国的飞机,“这次旅行最大的好处是我可以在5天4夜的旅行中,每天吃不同的美食”。秀延原本对奶茶不感兴趣,来了上海以后她才知道,自己不是不喜欢奶茶,而是没喝过中国的奶茶。

就像韩国人拍照打卡有“三件套”——外滩、武康大楼、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韩国人在上海吃饭也有一套自己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去很久以前吃羊肉串、去海底捞吃水果、去上海姥姥吃东坡肉。但羊肉串,仍然是里面断层第一的顶流。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7

▲ 2004年播出的韩剧《浪漫满屋》,宋慧乔饰演的女主,就已经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打卡了。图 / 网络

羊肉串在韩国,完全算不上稀罕物,闵正允家楼下几百米,也有一家中国人开的烤羊肉串店,平时她也没少去店里光顾。真正吸引她们的,是在韩国完全没有过的体验。独特的烤肉蘸料、360度无死角旋转的炙烤、油脂滴落时的滋啦作响和烤炉传来的阵阵热气……无论从味觉、视觉、听觉还是体感上,都给韩国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一生要出片的不只有中国人,还有韩国女孩。从YouTube到Instagram,再从TikTok到小红书,吃羊肉串一定要出片。头上顶着降温贴吃烤串,对中国人来说可能略显滑稽,但对韩国人来说,却奇怪得刚刚好。无论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网红博主,纷纷找到了流量密码,比起刻意凹角度拍出来的东方明珠,羊肉串加降温贴,才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到上海一游的松弛。尤其是羊肉串加啤酒的双重加持,就像炸鸡配啤酒、下雨天吃葱饼,都深深地刻在了韩国人的基因里。

除了羊肉串的突然爆火,韩国演员李敏镐吃过的汤汁飞溅的汤包、男子组合NCT Wish成员在直播间展示过的毛巾卷,也让一众韩国追星女追到小杨生煎、走进好利来。名创优品也成了韩国人的热门打卡地,还是学生的李瀚喜欢在里面尽情挑选盲盒,不用看价格的快感,门店之大、商品之多、价格之便宜,让他有一种在逛日本折扣店“堂吉诃德”的感觉。

很多中国网友一度以为是西瓜吸引了韩国人去海底捞吃水果自助。但智莲说:“韩国的西瓜虽然贵,也不至于吃不起的程度。”相比于西瓜,智莲在中国更喜欢吃芒果,因为在韩国,“一个拳头这么大的芒果就要三四十元人民币,更好的品种价格更贵”。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8

▲ 大部分去上海的韩国人都会打卡外滩、吃羊肉串、去火锅店吃水果。图 / 网络

上海的旅张力太满,以至于许多韩国人回国以后,还想再来一次中国。这几天,闵正允特地找了一位中文老师学起了中文,她按耐不住还想来中国的想法,问老师推荐哪座城市,老师给她推荐了苏州和青岛。

去哪儿平台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公民试行免签政策以来,平台上用韩国护照预订火车票的预订量同比增长一成,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城市位居前列,其中到访上海、苏州的韩国游客增长在三成以上。

被重新定义的性价比

起初,闵正允乘坐1小时50分钟的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时,她还没什么感觉。直到坐上磁悬浮列车,她才缓过神来:这是上海。列车速度太快,以至于她感觉刚坐下,马上就站起来了。

闵正允生活在首尔以南34公里的水原市,这里是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所在地。平日里,闵正允经营着一家咖啡馆,其他时候,她还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歌手。

来中国以前,闵正允出国时分别去过日本的大阪和福冈、菲律宾的长滩岛、越南的富国岛和泰国的曼谷,到了上海外滩,她一下子就被眼前巨大、浮华的建筑物吸引住了。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9

▲ 2025年1月14日,上海外滩有不少游客。图 / 视觉中国

上海的精致奢华构成了《小时代》的底色,也构成了众多韩国人对上海的初印象。为了拍到整个外滩的景色,闵正允还在韩国时就提前预定了观景餐厅。等她满怀期待走进去,突然被工作人员告知当天不能拍摄,眼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5点55分,她即将错过6点外滩路灯亮起的瞬间,所幸在最后几分钟,她在同一座大楼里找到了另一家还有空位的观景餐厅。

6点一到,路灯应时而亮,点缀着街道上古老的西式建筑。有一瞬间,闵正允感觉自己像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灯亮时,魔法降临到她身上,而这天正好是她的生日。

韩国人发现,这种浮华精致的瞬间并不需要他们付出多么高昂的价格。

免签、离得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上海的性价比正在被韩国人重写。有人对比过餐厅的价格,首尔一家普通餐厅,正常单人套餐的平均价格约为45元人民币,而上海同等餐厅的平均价格是33元;首尔中档餐厅的双人餐平均价格约为287元,上海大约为242元。也有人比较过上海和东京的高星级酒店,韩国旅客最爱去的上海宝格丽酒店,房价只需约5000元/晚,而相同时间段,东京宝格丽酒店的房价则约为9000元/晚。

韩国人的收入其实并不低。根据韩国政府的统计数据,2023年,韩国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约为每月38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收入虽高,但物价水平也制约着韩国人的消费能力。韩国《每日经济》去年12月30日报道称,韩国国内物价高企,叠加韩元暴跌的影响,民众2025年的海外旅行负担将日益加重。

随着MZ世代(泛指1980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群体)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对他们而言,中国正成为性价比很高的旅游胜地。

来自首尔的李瀚,计算过他和母亲两人在上海旅游的费用,每顿饭8万韩元(约400元人民币)就能解决,吃饭和打车的费用大概只有他们在首尔时的2/3。金恩雅在2024年夏天就已经来过一次上海,但是看了朋友们发的帖子和快拍后,“又心动了”。她看了看机票,首尔往返上海只要1000元人民币左右,更觉得没有理由不来了。秀延乘坐的大韩航空,往返票价只有1372元人民币,4天3晚的上海行程全部费用算下来不到4000元,这还包括了机票、住宿、食物、迪士尼门票、黄浦江游船票、交通费等等。

同样是打车,韩国人惊讶于为什么中国打车费可以这么便宜。在北京留过学的李孝妍,从北大打车到三里屯,十多公里的距离只需要五六十元,但是在首尔,这么多钱最多只能打车走两三公里。

不过说到底,旅游还是一件“丰俭由人”的事情。韩国人恩惠在抖音上晒出晚餐一顿吃了46万元人民币的账单,网友看了直呼“大小姐一顿饭快赶上一辆奥迪A7了”“韩国财阀和上海物价的双向奔赴”“388的白粥终于迎来了最懂它的人”。除了“大小姐”,韩国人的消费能力也确实不低。携程数据表示,韩国游客在2025年元旦跨年期间选择的住宿地点,近60%是高星级酒店。

第一波来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开始赚人民币了(组图) - 10

▲ 上海外滩夜景。图 / 视觉中国

短短四天的旅行之后,李亚媛回到韩国,又恢复了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晚上8点上班,凌晨5点下班,睡两个小时又起床拍摄广告,直到下午6点,李亚媛都没时间合上眼睛休息,转眼又到了上班的时间。

李亚媛这么拼的原因和很多中国人一样,她想攒钱买房。虽然首尔高企不下的房价让不少韩国年轻人放弃了买房的念头,但还是有不少人的人生愿望是在汉江边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次来了上海,李亚媛不禁感慨:“只要看过黄浦江,就知道汉江算不上江。”同样是临江,黄浦江边的房子都比汉江边的房子更具性价比一些,虽然江景房的价格也并不亲民。

因为父亲的生意拓展到中国,李亚媛从13岁开始就生活在中国,直到疫情期间才不得不回韩国定居。在那之后,李亚媛想再次回到中国,但好几次想重新申请签证,都因为工作太忙和流程繁琐而搁置了。这次免签,终于让李亚媛再有机会回到中国。

这次春节,李亚媛又把旅游的目的地定在了中国杭州,不仅因为之前短短两天的上海之行没玩够,更重要的是,一家杭州的MCN正等着和李亚媛签合约,这是她此前没有想过的新机会。

不过,最近去上海的韩国人太多,往返首尔上海的机票水涨船高。对韩国人来说,去上海的性价比也正在变低。他们转而又把目光放到了中国其他城市。

李亚媛回韩国以后,同事也说计划来中国玩一趟,不过目的地定在青岛,比上海更近,机票也更便宜。同事喜欢喝酒,韩国买到的青岛啤酒她尝着总觉得发苦,而中国生产的青岛啤酒据说回味甘甜,“无论如何都想尝一尝”。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