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06日 25.0°C-25.0°C
澳元 : 人民币=4.5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3小时前 来源: ins生活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01

大S猝然离世,再次让汪小菲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短短72小时内,他的行为像一部失控的悲喜剧,走得每一步都出人意料,说的每句话都踩在公众情绪的敏感点上。

大S去世前两晚,网上盛传在张兰直播途中,汪小菲得知大S正在抢救,狂飙脏话,言语中透露出对大S陷入抢救状况的愤怒。

在大S故去之后,他第一时间将社交媒体头像换成黑色,随后又在几小时后换回与女儿的头像,再后来,铁了心不再顾及任何人的看法,再次换回黑色头像。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1

当天从泰国连夜赶到台湾,他顶着红肿双眼向记者90度鞠躬,哽咽恳求媒体“多说她的好话”。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2

转头又被拍到雨中独行半小时,衣服、头发全被淋湿,全程低着头神情悲伤、一言不发,像极了“偶像剧里刻意设计的悲情镜头”。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3

再次引发大众热议。

第三天,在《幸福三重奏》视频下,他深夜连发三条留言:

“老婆我想你了”

“我好想你”

“死的人应该是我”

再次引发舆论风暴,被网友称“像喝醉后翻前任朋友圈的崩溃男”。

对于汪小菲这一系列行为,网上的评论极度撕裂。

有人共情他,说他或许不是好丈夫,但一定是最后悔的人。那句‘死的应该是我’比任何道歉都沉重。”

有人质疑他,“迟到的深情比草贱!当年出轨时怎么不想想今天?”更有尖锐评论:“他用眼泪洗白自己,却让现任妻子成了‘隐形人’。”

也有人认为他是炒作流量,“张兰直播间刚掉流量,儿子就演这出苦情戏,母子联手炒热度实锤!”

这场悼念早已超越私人情感的范畴,沦为一场全民围观的行为艺术——有人在他的微博下点燃虚拟蜡烛,也有人刷屏“奥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

在我看来,汪小菲自始至终都是个“爱无能”的人。他所谓的爱,带给大S的,从来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02

回顾两人初遇,这段被包装成“豪门偶像剧”的婚姻,从一开始便非同寻常,也为日后两人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飘摇的种子。

2010年,汪小菲和大S相识20天,见面第四次时,大S答应了汪小菲的求婚。霸道总裁与娇妻一见钟情的偶像剧戏码,照进现实。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4

彼时,汪小菲是“京城四少”之一,顶着俏江南继承人的身份,事业发展如何并未可知,却因被张雨绮扇耳光而备受关注。

而大S已经是红遍国内的偶像剧女明星,综艺、演戏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对彼此都不够熟悉的时候,两人不顾差异,毅然选择结婚,婚后一段时间内一度成为媒体和大众向往的婚姻的样子,

在《幸福三重奏》中,两个人的幸福有了更具象化的表现,大S因“剥虾论”被群嘲,汪小菲霸气护妻“她冒死生两个孩子,我剥虾怎么了?”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5

听起来是维护大S,本质上却是维护自己的人设,否则,从一开始便不会让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冒死怀孕。

大S两次生产均与死神擦肩,尤其是生二胎时因麻醉过量癫痫发作,一度“断气”被送ICU。她曾回忆:“朦胧中看到女儿玥儿的眼神,才从鬼门关挣扎回来”。

而汪小菲对此的回应,是将妻子的身体牺牲视为“爱的勋章”,反复强调“她需要我的照顾”。

节目中汪小菲骑自行车载大S兜风,大S吓得直喊停,而汪小菲无视大S的恐惧,继续前进,直到大S被吓哭才停下来。

霸总的爱,从来都是“我想做什么”,而不是“你需要什么”,这样的爱,或许一开始会让人感觉温暖,时间一久,控制的本质就会显露出来。

婚姻前期,尽管柳絮过敏,大S也搬到北京居住,还为汪小菲学习包饺子、做羹汤。大S的妥协,满足了汪小菲被爱的需求,可他却从来没学会怎样去爱大S。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6

他享受大S作为“女明星”的社交资本,也心安理得接受大S对他事业上的助力,却漠视她作为独立个体的精神诉求。

所以大S在婚姻后期曾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发声,表示要“找回自我”,直到搬回台湾居住。

而汪小菲在婚姻后期,一边隔空示爱,一边出轨她人,不止一次被媒体曝光与不同女性的亲密照片。

哪怕是在婚姻初期,汪小菲的爱,看起来浓烈,实则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本质上是将伴侣视为满足自恋幻想的工具。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所言:“病态依赖者爱的不是真实的人,而是自己投射的理想化镜像。”

03

当婚姻破裂,汪小菲的“深情”瞬间蜕变为伤害性武器。

官宣离婚后,他联合母亲张兰对大S展开人格绞杀,公开其住址、子女信息,指控她“婚内寄送奢侈品至韩国”,甚至在直播间售卖“卤蛋”“绿茶”暗讽大S、具俊晔,甚至不惜以政治立场有问题、吸毒等手段,试图斩断大S的职业生涯,逼得她拿出化验结果来自证,一次次将私人恩怨演变为流量生意。

在醉酒后直播痛哭“她是我孩子的母亲,我关心她有错吗?”,次日又改口辱骂大S“滥用药物”,这种反复无常的言行被网友讽刺为“情感PUA的经典案例”。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7

即便大S再婚后,他仍多次向对方提出复婚,甚至在连线直播中公然示爱:“她需要我的爱,我放不下”。

也曾在一天内连发23条微博攻击大S,又迅速删除道歉,如同“情感过山车”。

汪小菲在“表演深情”与“置对方于死地”之间反复横跳,这些行为当然不是因为爱,而是对失去控制权的恐慌,正如大S经纪人披露:“他无法接受曾经依附者脱离掌控”。

这种极端反复,实则是“自恋型人格的防御机制”。

纵观其闹剧的本质,是爱无能者对情感失序的暴力补偿

当深情无法维系关系,当对方不在受自己掌控,恨意和诋毁便成为证明存在感的最后手段。

04

大S的离世,为这场畸形情感提供了终极诊断样本。

他如同一个无法控制情绪的小孩,实际年龄43岁,理智脑仿佛已停止在3岁。

他曾将婚姻失败归咎于“两地分居”“张兰干涉”,却回避自身出轨的致命伤害。

即便在哀悼时,他仍强调“她是我家人”,将大S的死亡纳入个人叙事框架。与之形成讽刺对比的是,大S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是为具俊晔演唱会应援,而汪小菲的“深情”却始终围绕自我需求构建。

这种畸形的爱,本质上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恋独白。

正如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言:“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镜子,而非窗户,他们渴望被看见,而非看见他人。”

汪小菲的每一次深情流露,都在加深对他人的伤害;每一次悔恨自责,都沦为自我开脱的借口。

这种扭曲的情感模式,不仅摧毁了与大S的婚姻,也正在腐蚀他与马筱梅的新关系——

毕竟,一个仍然被情绪脑控制、丝毫不会考虑他人感受的人,又如何能真正投入一段健康的情感?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组图) - 8

大S的去世,最终揭开了这场情感闹剧的终极真相:爱无能者的悲剧不在于无法被爱,而在于他们从未学会如何爱人。

他们的“深情”如同黑洞,吞噬一切真实的情感联结,只留下自恋的残骸在虚空中永恒旋转。

或许,这才是最深刻的警示:

在学会爱他人之前,所有的山盟海誓,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修辞。

愿所有人,不再被类似的糖衣炮弹击中,学会分辨如何是爱。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土澳居民6lSIE
土澳居民6lSIE 2小时前 回复
我不相信是感冒死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