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1日 25.0°C-25.0°C
澳元 : 人民币=4.58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有钱人扎堆!金融圈“婆罗门”延续不下去了?二代接班没坑了......(组图)

13小时前 来源: 金融八卦女频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金融二代有没有办法接班呢?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坑都没了,再说钱也越来越难挣,能把资源顺利对接给二代就算不错了。今天我们就盘一盘金融圈二代如何接班。

金融人退休,能让二代接班吗?

60后集中的一代金融人,迎来了密集退休潮,去年有多家银行高管宣布退休辞职。

另外,上市券商的董事长高管队伍中,有很多人今年都超过了60岁,即将面对“退休大考”,目前只有民企太平洋证券的董事长干到了70岁,而国资背景的券商和银行是不会这样操作的。

金融二代有没有办法接班呢?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坑都没了,再说钱也越来越难挣,能把资源顺利对接给二代就算不错了。

今天我们就盘一盘金融圈二代如何接班。

/ 金融二代感慨阶层滑落:

想接班也得有坑才行 /

过年的饭局,还得是同学局,既没有亲戚催婚,又能听到一堆八卦。

比如,有一位高中同学感叹起了她的大学室友,这位室友出身金融圈高层,成绩、学历、证书拿出来都很亮眼,如今却面临失业的压力,而且后路都没留,眼看就要阶层滑落。

姑且叫这位妹子婷婷吧,婷婷毕业的本科院校是C9中的一个,硕士虽然不是藤校,但也是国际上前100名的,毕业她就进了四大,做了几年又去了投行,CPA、司法考试都通过了,翻开很多上市财务总监和董秘的简历,都和她的类似。

当然,工作的这些年项目也不少接,钱也没少挣,房子车子都买了,不过房贷还有十年要慢慢还。

婷婷今年就要满40了,却眼看着投行项目逐年减少,业务不好做,券商都在收缩,终于感受到失业的压力,像一把剑悬在头顶。

家庭方面,婷婷从小就有主见,爸爸是某大行省级分行的领导,妈妈是本省财经大学的教授,但是因为看她成绩好,家里从来没操过心,事业上没有干涉过。现在婷婷单身未婚,父母都退休了,存的钱和每个月到手的退休金在当地是算高的,但是这些钱放在婷婷所在的上海,也不算有多充裕。

实际上,如果当初婷婷没有选择四大和投行,而是回当地,不管进银行还是考公(十几年前这两个都没有现在这么卷),靠她爸爸一路打招呼,各种扶持都到位,金融职场混一混还是很容易的。

眼看投行业务不行了,婷婷爸爸打算让她去本省国资旗下的券商做个中后台,觉得虽然钱少毕竟可以干到退休,结果面试的那个部门领导根本不给面子,“每年董事长打招呼来的有几十个了,哪有那么多坑?”

当然,潜台词他没说出来:你一个前年就退了休的老头,想让我们开后门,不买你的账能怎么着。

这还是80后的处境,95后的二代就更指不上父母的关系了。

倩倩,是95后的金融三代。她妈妈在地方上的央行只能算是个职员,马上就要退休了。几年前倩倩就努力学习立志要考进去,因为看老妈的日子好过啊,钱不少事不多到点就下班。不过,她也早早地打听过,知道这不好考了,老妈是外公退休的时候给安排的,那个年代干部退休给孩子安排个普通员工的工作还是有政策的,到倩倩这一辈就没得安排了。

不过倩倩毕业之后还是进了金融系统,先去了上交所的一个子公司,干了几年又进了一家基金公司。

其实吧,现在甭管是银行还是券商,或者是央妈这样的单位,2024年员工总数没有突破,甚至减少了。

公告中披露的2024年的员工总数跟2023年比起来,在上市银行中,浦发、华夏、农业、齐鲁、建设、中信等各减少了几千人,工行甚至减少了一万人;在上市券商中,中信、国信、海通、招商、中信建投、财通、国君、兴业、银河、方正等各减少了几百人,这还没完呢,券商大合并之后预计还得减。

领导别说给亲戚,就是给自己的子女,想安排钱多事少的肥差,也所剩无几了。

/ 凭本事吃饭的一代,

把资源交接给二代 /

金融圈倒是有一类二代,实现接班相对容易,就是业务口的一代,给二代交接资源。

张雪峰给家长解释“没资源别去金融圈”的时候说了,如果他女儿去银行,他可以给存3个亿,这操作不就饭碗业绩全有了。

金融一代自己没那么多钱,但是可以攒下很多大客户,到退休之后把客户转到孩子的经纪关系上,接班其实挺容易的。

准备跳槽去某家中型券商的小王,就是奔着在另一家券商的老王马上要退休了,准备把职业生涯积攒的全部“亲友型”客户都倒给儿子,亲友型的意思,就是那种交往比较深入,不管是靠友谊还是指导炒股,总之说得上话的。

小王毕业于某分数线较高的211财经类院校,毕业前就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自己写公众号发文章,被一家自媒体创业公司招去了,底薪还不错比券商高一些,在超一线城市工作多年,但是最近两年广告收入进账越来越少,公司财务开始紧张,这也让他产生了很大危机感。而老王则在西南某省会城市的券商,做到了营业部负责人的位置,也积累了很多的客户,全是当地的老交情。

春节期间,俩人一合计,老王退了休,有退休金了,然后小王现在跳槽去另一家券商工作,老王把他的客户一个一个开过去,这收入就能比自媒体高,五险一金就更高了,工作也稳当,券商可以干到老,不过就是行情不好的时候下滑一些,压力还是比较小的。

两笔账一算,这接班计划,稳了。

美中不足的是,小王只能接客户,职级从经纪人或者投顾干起,那远远赶不上老王的,另外呢,老王表面上是退休了,短时间内还得继续陪跑,干着陪吃陪喝陪聊陪打麻将维系关系的生活。“你考好学校出去念书,在大城市上班,最后还不是要靠你老家(我)?”

理论上来说,相同的路子,银行人也可以这样操作。

当然,有的银行二代,比业务接班还思路开阔,不找高净值客户,直接找了高净值老公。

去年12月病逝的某大行副行长,他的女儿就嫁入了豪门,周大福的老板郑裕彤家族三代郑志亮。婚礼是12月10日办的,她父亲几天后也算不留遗憾地走了。

202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排名显示,(郑志亮的父亲)郑家纯及其家族以221亿美元的财富值位列第三,也就是说,他家的家产超过千亿人民币,黄中流畅嫁过去,是实打实的豪门了。

巧合的是,郑家纯的另外两个儿子,也都娶的是金融女。

老大郑志刚的老婆余雅颎本科毕业于哥大、硕士毕业于哈佛,在大摩担任过亚洲区执行董事,还当过高盛公司债券、外汇及商品部执行董事。老二郑志明的妻子张美施,据说也是一名有金融背景的富家女,不过她一直以来非常低调,只有当地媒体报道过她年龄比郑志明还大一些。

步调这么一致,也算是“家族传统”了。

/ 第一批金融圈高管,

走到退休的路口 /

业务口可以直接接业务,高管反而不一定都有业务资源,他们给孩子安排位子,还是得看有没有坑。

目前,多家券商正面临董监高退休窗口,一大把的60后等着要退休:

比如上市券商中,董事长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71岁了,60岁以上的也有13位。

有钱人扎堆!金融圈“婆罗门”延续不下去了?二代接班没坑了......(组图) - 1

71岁高龄的董事长是太平洋证券的郑亚南,自2009年开始就担任太平洋证券的董事长,现如今已经70岁,总经理中年龄最高的也是太平洋证券的,李长伟出生于1964年,今年就61了。

不过,太平洋证券大股东股权因为股权质押已经落在了华创证券手中,2023年12月底,华创云信公告称通过了子公司华创证券《拟控股太平洋证券的议案》,不过合并事项还没被批,而华创证券的董事长陶永泽今年才62岁。这么看,太平洋证券的老年高管未来去向,也还是未知数。

而在上市券商中,总经理就比董事长年轻不少,最大的才61岁,最小的才43岁,50岁以下的总经理就有5个。

有钱人扎堆!金融圈“婆罗门”延续不下去了?二代接班没坑了......(组图) - 2

这些券商高管的孩子,可不一定在自家公司。八妹认识的一个某中型券商的财务总监,还有2年退休,他的孩子就在毕业后不久入职了上交所,并没有打算回券商工作。

银行这边,董事长和总经理年龄则没有拉开大差距,都集中在50-60岁之间。

上市银行的42位董事长中,有36位年龄在50-60之间。

有钱人扎堆!金融圈“婆罗门”延续不下去了?二代接班没坑了......(组图) - 3

而在上市银行的39位总经理中,有32位年龄在50-60之间。6位年龄低于50岁的总经理,都是农商行和城商行的。

有钱人扎堆!金融圈“婆罗门”延续不下去了?二代接班没坑了......(组图) - 4

刚刚过去的1月份,就有3家大行的高管退休。

中国银行的执行董事、副行长林景臻因年龄原因辞任;农业银行的副行长徐瀚提前三个月退休辞职;交通银行监事长徐吉明也是提前卸任。

去年,还有多家银行的高管或者行长退休。

11月,交行副行长黄红元到龄退休。

8月,刚上任8天的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宣布辞职;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先生以“个人原因”为由宣布辞去职务;江阴银行副行长王峰先生因工作需要调动辞去职务。

7月,常熟银行副行长吴铁军宣布辞职;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因为工作原因辞职。

6月,重庆银行副行长彭彦曦因为工作调动原因辞去副行长工作。

5月,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辞职;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辞去了一切职务。

去年这一年内,走人最多的还是民生银行,监事会副主席、监事、副行长、副董事长、行长、监事会主席都辞职了。

前面说太平洋证券的董事长能干到71岁,那主要是因为太平洋证券算是民企,所以对到点退休的要求没那么严格,但是,大部分券商和银行都是国资或者地方政府的背景,高管还可能来自或者调入当地的其他部门如国资委等班子,退休也严格按照规定来,所以未来几年大概率会看到很多高管退休的公告。

所以,金融圈的接班现状是,高层到点该撤了,给孩子直接接班没有坑,中层给孩子接业务资源。而基层金融人呢,面对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朋好友,干脆来了一波劝退:

“孩子,别干金融了,要不看看张雪峰,还是教师医生什么的吧,哪怕兽医,家里也没意见。”

以前夜夜笙歌的土木,现在没人报了,以前靠期权就能一夜暴富的码农,现在面临中年失业,以前嚷嚷着闭着眼睛数钱的金融民工,现在也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这么看来,没有永远能轻松赚大钱的行当。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