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11日 28.0°C-28.0°C
澳元 : 人民币=4.59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7小时前 来源: 酷玩实验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美网友赛博对账,到底爆出了多少不得了的真相?

自从去年底海量老外涌入小红书之后,大家得以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一窥美国的底层真实状态,一天打三份工、物价贵上天、大学学费贷款要还半辈子……

这些都罢了,最离谱的就是,有很多老美提到,自己需要卖血才能维持生活,有人每周都去卖血一次,一次可以赚到上百美元,然后拿钱去吃点好的或者补贴家用。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

更恐怖的是,他们说起这事时表情非常淡定,就好像在讲自己多找了份兼职赚外快一样,似乎对于美国人而言,卖血是很平常的谋生的手段,完全不构成问题。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2

01 人血,最受欢迎的“美国制造”

对于中国人来说,“卖血”已经是个很古老很遥远的名词了。

1998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禁止有偿卖血,规定国家全面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医疗临床,不得买卖。

在全球197 个主权国家中,192个都通过了类似的法律,禁止有偿卖血已经成为主流共识。

因为涉及金钱后,缺钱的人可能会频繁献血,超出人体正常的恢复能力,也很容易滋生逼迫卖血等犯罪行为,不符合文明社会的底线标准。

而美国,就是世界上仅剩的那几个,还在法律层面允许卖血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人血制品市场最大的供应商。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吧,2006年,美国有记录在案的卖血为1200万人次;2016年上升到了每年3800万次人;再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5300万人次,此后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到来,卖血的人想必只会更多,美国的主管部门直接选择大隐身术,停止公布数字。。。美国媒体倒是估算了一下人数,每年卖血的人多达2000万。。。

在全美各地,有1041家有偿采血中心,占全球的七成,其中大部分都集中于贫困社区和大学城,因为这里充满了缺钱的人。在美国,烟草、赌博等特殊行业打广告都被严格限制,采血中心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发布实体或者线上广告,诱惑人们来卖血。

“婚礼缺钱是吧?赶紧来卖血”

“学生仔缺钱买书?别担心,卖血就对了”

而美国的人血制品出口额,常年占其出口总额的2%到3%,2024年时卖了超过420亿美元,已经逼近了汽车整车和电子芯片的出口额,为美国第六大出口商品,如果按市场来算,美国的人血制品占据全球市场的70%以上,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你说它是最受欢迎的“美国制造”也不为过。

看完这组数据,可能大家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 —— 美国人,是不是疯了?

02 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疯不疯,疯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是要用科学说话。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美国的人血产业,主要是交易血浆而非全血。

我们通俗意义上讲的“卖血”,在医学上指抽取全血(blood)进行交易,全血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这种买卖行为被我国法律所禁止,目前只能通过公立的血液中心,以无偿献血的方式收集,且单次献血量限制在200—400毫升,两次间隔不低于6个月。

与相对的是抽取血浆(plasma),医护人员会通过一个分离机,将全血中的血浆单独分离出来,通常呈现为黄色液体,剩余的红细胞等成分则重新输回人体。由于身体重新制造血浆的速度,要比生产红细胞快得多,抽血浆造成的伤害也比抽全血低,所以我国并不禁止有偿抽血浆,合规的企业可以建立采集中心,采集后向捐献者支付误工费、营养费等经济补偿,但需要遵守安全间隔,两次抽浆间隔必须超过14天,年累计次数必须低于24次。

美国呢,两种交易都不禁止,但是在实操中,主要卖血浆。这看上去还好,没有打算直接把人抽到死。

问题是我们只要细看美国的法规,就会发现丧心病狂之处。美国居然允许一个人每周抽两次血浆,也就是说,每年最多可以卖血浆104次,这个标准几乎是中国的5倍,无比宽松,完全不把人的健康当回事。

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过度抽取会导致这些凝血因子的大量丢失,使人体的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再加上血浆中存在着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质,它们在人体抵御疾病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过度抽取血浆会使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减少,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疾病。

而且美国对卖血者的筛选也非常宽松,只要求年龄在18到59岁之间,体重在50千克以上,就可以去抽血浆。至于你身体有没有啥基础病,会不会因为抽血浆引发什么问题,这些采集中心是一概不管的,只会发个问卷,让你在疾病那里全部都选“否”,填完他们就免责了,抽死人了怪你在问卷上撒谎。就连那个仅有的体重检测,也是极为潦草,工作人员甚至都懒得检查作弊,随便在腿上绑个沙袋就能蒙混过关。

所以,好的一方面是,美国全血买卖搞得少,没有把人当成一次性耗材;坏的方面是,他们在抽血浆的时候,也不管你会不会伤身折寿,使劲抽就对了,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美国每年的有偿血浆采集量约为4.3万吨,按2000万卖血者来算,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就是抽了2.15公斤的血浆,这么大的采集量,远远超过了美国人自己的医疗所需,60%都用于出口创收。

03 穷人的饭碗

美国形成这种人血产业,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底层人也要吃饭;二是血液制品利润非常高,美国的医药资本对政坛拥有极大的干预能力,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经过前段时间的中美大对账之后,可能大家应该知道,美国底层人民的收入并没有那么高,你端个盘子打个零工,可能时薪才7、8美元而已,同时美国的固定支出,房租、吃饭、养车费、保险等等极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入不敷出,陷入贷款利滚利=》更加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最终沦为街头homeless。

在这种情况下,卖血可谓是“天上掉馅饼”,一般来说,首次卖血浆会有首单奖励,通常是200美元往上,此后的每次抽血浆,单次报酬在50美元到140美元之间,在沙发椅上小睡一会儿,钱就到手了。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3

这还只是普通情况,价格会根据供需关系浮动,在血浆严重短缺的时候,单次报酬可达200美元,之前的疫情期间,单次价格一度涨到900美元,躺个把小时,赚半个月的工资。

而且采血中心为了货源稳定,往往会推出了连续打卡奖励,周周都卖血,奖励几十美元,连续几个月卖血,奖几百美元,如果你踩着美国那无比宽松的法律红线,直接45天内抽8次,最高可得1000美元。如果你还嫌赚得不够,可以跟传销的一样拉人头,介绍朋友亲戚来卖,每拉来一个新客,都可以得到超市购物卡、购物优惠券等礼品。卖个血,跟在游戏里肝赛季战令似的,玩得真花。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4

对于为生活而发愁的底层人来说,如果不想冒着被清空弹夹的风险去零元购的话,那卖血就是为数不多的合法赚快钱手段。美国商业调查机构Safegraph统计了2018年至2021年美国600万家零售门店的数据,每当一个社区有新的采血中心开业,周边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商店,客流量都会显著增加7-10%。

翻译一下就是,卖血产业提升了居民收入,有不少人拿到钱去换成吃的用的,维持生活,或者是拿去偿还信用卡账单。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5

BUSINESS INSIDER

有人用卖血的钱,交了家里第一台车的首付。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6

BUSINESS INSIDER

当然,也有人用自己的血浆,换来了心心念念的苹果全家桶,以及名牌包包。

‍卖血行业甚至显著影响了银行的生意,一家采血中心,能够让周边银行的发薪日贷款(下个月发工资前短期顶一顶的贷款)数量平均减少13.1%,分期付款数量下降15.7%。毕竟贷款还得出利息,透支自己的身体就不用这么麻烦。

然而,卖血者得到的这一切,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因为扎针太多导致静脉塌陷,只是最常见的伤害,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57%的卖血者表示,每月至少1/3收入依赖血浆捐献。频繁抽取血浆导致铁元素流失,加剧贫血问题。一名爱达荷州年轻女性描述,每次捐献后感到“极度疲惫和饥饿”,甚至出现头晕、昏厥等典型贫血症状。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7

而且美国的低收入群体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问题,频繁抽取血浆,进一步导致微量元素流失,提取血浆用的辅助剂也会溶解掉血液中的钙,导致很多卖血者出现骨质疏松和牙齿脱落。

更可怕的是,长期高频捐献会破坏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前面图片中那位卖血买包的女孩,就已经因为免疫力低下死于了肺炎……

04 老板们的金矿

卖血者的健康问题,采血中心背后的企业老板,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只知道,这些移动血包就是大金矿,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润。

在医疗领域,血浆制品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治病救人的关键。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医疗企业从血浆中提取白蛋白,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血浆中还可以提取免疫球蛋白,这种蛋白具有抗体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麻疹、水痘等,提高生存率,比如说疫情期间,新冠康复者的血浆就被用于治疗病人。血浆还可以拿来制造凝血因子,对于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患者,凝血因子是至关重要的治疗药物,能够止血和预防出血。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血浆样本可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等,帮助确定药物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等。同时,通过观察药物对血浆中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正因为血浆如此重要,其制品的价格自然也贵上天。花50美元从穷人那买到的血浆,转手卖给其它的医院或者研究机构,就要价200美元了,药企含泪赚3倍差价,如果做成血液制品,那身价瞬间更是可以瞬间翻十倍。

二战后,美国的制造业因为人力成本上升,开始逐渐空心化,资本开始涌入利润更高、而且是刚需的医疗行业,CSL、Grifols、武田制药等跨国巨头,在美联合成立了血浆蛋白质治疗协会(PPTA),他们花费大量的金钱资助政客,进行游说,现如今,整个血液行业雇佣了超过200家游说机构,年均游说支出超1.2亿美元。

这些药企对于政治的强大影响力,导致美国国会通过了极其宽松的法律,每年允许卖血104次,为全球最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甚至将血浆采集的日常监管权下放给企业自身,大搞“监管外包”,让大量不合适卖血的人也成为可榨取的资源。

在上世纪中后叶,这些药企为了多找几个血包,甚至连囚犯都不放过,把业务扩展到了监狱里。阿肯色州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从80年代起长期从囚犯身上采浆,是州长亲自签署协议允许的,而该公司随后成为州长的重要金主,对了,这位仁兄是我们的老熟人,他叫比尔·克林顿。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种囚犯卖血行为才被完全禁止。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8

不过问题不大,老板们找到了比囚犯还好用的耗材——老墨。墨西哥的穷人更多,要求也更低,30美元+1瓶饮料就能打发了,所以这些企业在美墨边境开设了大量的采血中心,并且安排专车和快速通道,把一批批缺钱的墨西哥人从边境另一侧拉过来。

PPTA甚至唆使移民部门,向墨西哥卖血者发放大量的B1/B2短期签证,允许他们暂时进入美国进行有偿献血,尽管根据美国签证法,此类签证仅限于商务旅行和观光,这么做事公然违法,然而医药资本的实力摆在这,也没人敢查。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9

CCTV

之前的疫情时期,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为了防止病毒跨国传播,于2021年6月宣布,禁止墨西哥公民持临时签证进入美国出售血浆。PPTA立即展开游说,以疫情期间血浆紧缺为由,抨击禁令,最后还真逼得政府把禁令给取消了,所谓的“手眼通天”就是如此吧。

05 被遗忘的“毒血门”

穷人为了换钱,不计代价地多卖血,老板为了赚钱,也不把人命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制品安全性自然也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0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因为国内血浆供应量不足,向美国大量进口血液制品。因为美国采血中心对于卖血者的要求极低,筛选也不严格,导致带病血浆产生有大量不合格血浆制品,而且他们采用了一种混合工艺,将数千人的血浆混在一起,导致一份样本污染整个产品库。

英国人稀里糊涂,从美国引进了受污染的血液制品用于医疗用途,最终导致超过3.5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严重疾病,其中3000多人因此丧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本就已经很悲催的血友病患者,抱着生的希望在治疗时输入了血浆制品,没想到被它要了命。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1

路透社

在受害者中,还有位10个月大的孩子,他叫科林·史密斯,在手术中输入了毒血浆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仅仅五岁5岁就离世了。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2

除了英国之外,法国有1250名血友病患者因为毒血浆感染艾滋病病毒,加拿大超3万人感染丙肝,葡萄牙、意大利、冰岛、日本等国也纷纷中枪,因为进口了美国受污染的血液制品发生了大规模艾滋病感染事件。

但这些国家都不敢真的找美国追责,就比如说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传染病专家已警告政府美国血浆存在风险,但政府以“无确凿证据”为由拒绝停止进口。从1993年起,英国卫生系统故意销毁文件、掩盖真相,拖延调查至2017年才正式启动,去年5月,首相苏纳克才正式就毒血事件向受害者道歉,并称之为英国国耻。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3

大家可能会觉得他们选择沉默,完全是慑于医疗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丧权辱国。

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在各国相继禁止交易全血以及限制血浆交易后,7成的血制品供应量,都来自法律宽松的美国,一旦停止进口,就意味着无血可用。

这些政客更多是担心民众对于美国血液制品产生恐惧后,集体要求禁止进口,导致医疗系统崩盘。

06 人血,真的无法替代吗?

对于卖血者而言,这个产业充满了剥削和压榨,对于病人来说,血浆的供应又不够稳定和安全。那么,有没有啥黑科技,能够取代人血呢?

经历过毒血事件后,医学家们加快了对血友病治疗方案的改进,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DNA,在细胞中表达出特定的凝血因子,即血友病人缺乏的凝血因子Ⅸ,直接注入患者体内,就可以起到治疗作用,无需再靠注射他人的血浆来获得这种物质。目前。重组凝血因子IX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血浆用量。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4

血浆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提取白蛋白,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技术,与之对应的一条替代路线就是,通过基因改造的方式,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到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内,使其生产出与人体蛋白质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

比如我国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通过上述方式将水稻改造成了“生物反应器”,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能自动合成人血清白蛋白,并储存在米粒中,之后将稻米脱壳、粉碎、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经过纯化、过滤、冻干就可以使用了,打造出了堪称科幻片的稻田血库,低成本,且不存在污染风险。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基本完成实验,正在转向量产。

一年卖血104次?美国底层人为何成了移动血包(组图) - 15

科学的进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人血制品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取代。

但麻烦在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技似乎并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从刀耕火种的年代,到繁荣的21世纪,底层人永远都是最惨的。对于美国而言,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1974年时基尼系数为0.353,到2019年已升至0.415,2/3的美国人连1000美元的应急费用都拿不出来……

如今卖血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根基之一,这个用命换钱的渠道,让无数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找到了喘息之机,当人血被别的产品替代,穷人们又该靠卖什么维持生活呢?卖肝,还是卖肾?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