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4日 28.0°C-28.0°C
澳元 : 人民币=4.61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8小时前 来源: 吴晓波频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小巴在后台看到一条留言:

“我今年60多岁了,想用DeepSeek来帮我炒股,你觉得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随着DeepSeek的火爆出圈,这位读者从社交媒体刷到不少推送,说可以用AI来帮助自己选股交易,准确性非常高。他还说,自己已经看到消息,有人靠这个“赚了大钱”。

AI炒股到底靠不靠谱?DeepSeek真的能够带领我们“发家致富”吗?

AI炒股,发家致富?

目前利用AI投资主要有四个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让AI基于历史经验和最新数据帮助我们进行选股。你可以选择DeepSeek-R1大模型,再勾选上“联网功能”这样就可以对AI进行提问,AI会根据你的需求,输出你想要的答案。

比如你可以直接向AI提问:现在你是一名短线投机高手,最近有哪些股票具有短期/长期投资价值?那么AI就会在搜索互联网后,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给出答案。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 1

向DeepSeek提问

第二,如果你已经有持仓个股,也可以让AI帮你投资。你可以把自己持股的代码输入DeepSeek,让AI帮你诊断持有股票的。

你可以这样提问:作为一个股市高手,现在我持有A和B两只股票(输入代码),请根据最新信息,给出我这两只股票后续的操作建议。

如果觉得前面两种办法比较初级,操作不够实时怎么办?其实还可以用第三种进阶办法。

首先根据你自己的操作习惯,让AI给你写一个“选股模型”。比如当日涨跌幅2%—7%;换手率3%—15%;技术面突破压力位;MACD指数金叉等等,然后你可以把AI给出的选股模型,导入通达信、同花顺等炒股软件之中。

这样你就可以在交易时间实时选出你认为“值得投资”的股票,从而不错过交易机会。

第四步则是更为高深的方法。包括用DeepSeek等AI程序撰写投资模型;上传数据,对投资模型进行数据回测和模型验证;利用ChatGPT等编写全自动交易机器人,最终实现在股票市场的稳定获利。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 2

操作股票市场交易

要知道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就是靠类似第四种方式“全自动量化交易”,在2015年创造出了幻方量化。

AI杀猪盘

那么,跟着AI就一定能赚到钱吗?事实上,赚没赚到钱另说,“AI杀猪盘”,已经在路上了。

2月21日,证监会召开了一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发布会。会议中有一点特别引人瞩目:

上市公司“内部人”组织参与的“伪市值管理”信息型操纵、“编题材、讲故事”的蛊惑型操纵有所增加。

证监会的意思是,最近有一批股市“黑嘴”,利用DeepSeek爆火的行情和AI本身的漏洞,演变出了新一轮收割韭菜的“AI杀猪盘”。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我们直接来一场“沉浸式”的杀猪盘游戏。

假定,现在的你就是“股市产业链”上的一名幕后黑手。2月4日之前,你选定了一只叫做A公司的个股,提前买入仓位进行“埋伏”。

4日之后,你发现DeepSeek概念火爆,于是你就联合灰产,批量利用自媒体账号、股吧、论坛等地发布大量关于“A公司参与DeepSeek投资”;“A公司的子公司股东是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等虚假信息。

重点来了,接下来你开始雇佣水军,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己利用DeepSeek、豆包等AI软件的对话截图,利用人工智能为假消息进行背书,宣称A公司是正宗的“DeepSeek”概念股。

最终,当信以为真的股民冲着这些利好消息买入,股价异动上涨。那么之前低位介入的黑嘴们就会在高位套现离场,完成这一轮的“AI杀猪盘”。

此外,还有很多公司虽然没有和股市黑嘴勾结,但是出于提振股价的需求和市值管理的需要,公司董秘和管理层对类似的消息也装聋作哑,直到市场发酵以后才匆匆出来辟谣。

所以在产业链“黑嘴”和上市公司的默契下,受骗上当的普通投资者,成为了高位站岗的冤大头。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 3

关注大盘数据的股民

AI的幻觉

“不是说DeepSeek这个人工智能非常厉害吗?怎么他还会被人误导呢?”这就得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AI幻觉”。

AI幻觉,是指由大模型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比如虚构数据和事实、引用错误的学术论文,甚至编造虚假数据,最终给出看似专业但却完全错误的建议。

而最深层的逻辑,是因为AI作为“大语言模型”,它输出的内容是通过概率去匹配“最有可能的下一个词”所以面对用户提出的内容。当没有足够信息的时候,大模型会根据用户要求,自己“脑补”信息,作出回答,而非基于真实世界的逻辑和事实。

以最近爆火出圈的DeepSeek-R1大模型为例。R1大模型是深度思考大模型,由于加强了和创造力直接相关的“思维链”(COT),R1大模型拥有惊人的创造能力,所以在写小说、写诗歌、解答问题、艺术创作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

可这种创作能力的加强也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AI幻觉的大量增加。

根据腾讯研究院数据,DeepSeek-V3大模型幻觉率为3.9%;而DeepSeek-R1大模型的幻觉率高达14.3%,是V3大模型的4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就表示DeepSeek给出的投资建议中,会频繁出现数据陷阱。比如个股的代码和公司名称出现不匹配的低级错误;AI把均线突破理解为均线击穿,使用过时的数据进行计算等等,这就是AI幻觉的常见案例。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 4

社交平台中DeepSeek信息出错

图源:网络

此外,当用户使用DeepSeek-R1大模型+联网搜索功能,AI会主动在互联网上抓取信息作为自己输出的依据。

如果只是抓取到一些权威的数据和网站的信息,那么输出的质量会有保证,但一旦抓取到一些股市黑嘴,故意编造的信息,那么AI给出的建议,就会受到网络数据的“污染”。

如果只是用AI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那么AI幻觉的影响以及后果可能不大,但是对于需要精确数据和严谨推理逻辑的金融行业,AI幻觉则是一个必须要警惕的现象。

AI的幻觉其实不仅仅存在于金融领域。根据《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世界经济论坛把“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短期风险,优先级甚至超过了极端天气和武装冲突。

此外,由于AI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伪造技术甚至可以生成逼真的虚假图片、视频、音频,从而误导投资者,影响社会秩序。2023年基于AI伪造的欺诈事件,其实已经激增了30倍。

简单来说,“你所看到的都是真相,但也可能都是幻觉”。

如何正确使用AI?

既然AI存在幻觉这样的“漏洞”,那么是不是要放弃DeepSeek等AI帮我们投资了?

出现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来降低AI产生的幻觉,避免成为“AI杀猪盘”的养料,最终获得我们需要的答案。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给添加提示词,给AI设定回答的边界,降低AI幻觉产生的概率。

比如可以尝试这样提问:

现在,请你按照巴菲特的选股逻辑,根据财联社、东方财富网、同花顺、华尔街见闻等网站提供的最新权威数据,给我挑选业绩优秀、可供长期持有的个股。

为了降低AI幻觉产生的概率,我们可以继续加入提示词,比如“对于非官方数据或预测性内容,请标注“推测内容”或者,请基于权威媒体和数据进行分析,核对事实,不要加入任何推测性内容。从而降低AI幻觉概率等等。

在限定提示词的帮助下,现在AI幻觉出现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我们依然不能100%放心,我们可以在勾选“联网搜索”以后,让R1大模型和联网信息相互印证。

在AI根据提示词给出信息后,我们需要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时间、代码、名字、股票利好等重要信息进行人工核验。

得益于AI工具的进步,现在核验内容也非常方便,联网的大模型输出内容后,会附带可以点击的超链接,我们可以点击链接,直接找到AI引用的数据源,核对原始数据是否和AI输出的一致,从而根本性避免AI幻觉的产生。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组图) - 5

DeepSeek回答后的结果

除了提防AI幻觉之外,我们还需要警惕有人利用AI进行P图后直接发布的夸张小作文。

其实真的有所谓的“内幕消息”和“惊天利好”,一般股票都会很快封死涨停,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想买都买不到,更别提通过DeepSeek来告诉我们了。

而对于上市公司和监管来说,及时应对和曝光小作文,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对手段。

因为基于AI和联网的功能,官方辟谣后,AI就能够从互联网上搜索到辟谣信息,从而扼制“AI杀猪盘”的传播。所以你现在去搜索“A公司参与DeepSeek投资”的信息,AI会明确告诉你,官方已经辟谣,这是一个虚假信息。

AI难成“先知”

对于给小巴留言的那位读者而言,他希望通过DeepSeek生成正确的投资建议,从而“躺赢”赚钱。然而DeepSeek等AI大模型终究只是工具,而非能够预测盈利的“先知”。

任何声称“AI选股稳赚不赔”的宣传套路,其实只是新瓶装旧酒,这和之前某些公司宣传的“AI炒股软件”“专业老师手把手指导”的套路,没有什么区别。

面对铺天盖地的AI造富宣传,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有效的投资策略往往会锁在保险柜里面,而不是以白菜价格进行兜售;真正能够让股价一飞冲天的小道消息,并不会传到我们的耳中。

AI的价值不在于替代思考,而在于辅助验证。正如有经验的股民,会通过设置边界提示词来约束AI输出,最终的交易决策权,始终在人的手中。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