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2日 22.4°C-24.0°C
澳元 : 人民币=4.74
凯恩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虽然听上去很离谱,但淋点雨再被雷劈可能更“安全”

2024-03-08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图片来源:pixabay

存活率从30%提升至50%!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clefable

每年,全世界大约会出现30亿次闪电。这种自然界的强烈放电现象既绚丽又危险,尤其是当放电发生在云层和地面之间时,就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仅2007年一年,我国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12967起,造成827人死亡、718人受伤。华南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是雷电多发区,广东、海南和云南等省份尤其严重。

如果遇见雷暴天气却忘了带伞,不得不冒着大雨出行,此时你的心中可能会升起隐隐的不安:浑身都是能导电的雨水,会不会更容易被雷劈死呢?一项最近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相比于没有淋雨的情况,淋雨可能将雷击后的存活率提升70%~90%。

淋湿的头颅

为了探究淋雨对人被雷劈的后果的影响,研究人员根据计算机体层成像(CT)的数据精心制作了两个人头模型。他们用琼脂糖仿制出了人大脑、颅骨和头皮的结构,还通过掺入不同比例的氯化钠、碳黑和石墨,使相应结构具有了与真实情况相同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

然后,研究人员把人头模型放在一种特殊的电极装置上,这种装置具有4个独立的电极,分别检测“人头”受到电击后内部不同结构的电流大小。随后,研究人员对每个人头模型以最大电流42kA和电压12kV的强度施加了10次电击。两个模型分别代表头部干燥和淋雨的情况,因此,在每次电击前,研究人员都会给模拟淋雨情况的模型喷洒一定量的盐水。

受电击的人头模型 | 原论文

研究人员发现,干燥的人头模型受到电击后,头部的平均电压会迅速上升至12kV,相应地,大脑、颅骨和头皮内部的电流首先上升至约110A,随后出现了快速下降,头皮表面的电流在此时开始快速增加。表面潮湿的人头模型在受到电击后虽然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但模型内部的电流上升速率相比于干燥的人头模型有所减缓。

不仅如此,潮湿条件似乎改变了电流在头部的分布。无论是干燥还是潮湿,在头部受到电击后的初始阶段,电流均主要存在于头皮,其次是大脑和颅骨。干燥情况下头皮中的电流占到总电流的81.3%,而在潮湿情况下,这一比例则升高到了90.3%,平均电流更是从733.4A升高至1410.3A,提升了接近一倍。因此,虽然淋雨使得雷击时头部的总电流强度大大增加,但这种电流分布的改变却使流经大脑的实际电流反而变得更小了,平均电流降低了12.5%,比能量平均降低了32.5%。

除了这些抽象的数据记录,研究人员还在结束对模型的10次电击后,检查了两个人头模型的外观。他们发现,相比于“淋雨”的模型,干燥的头部模型的确在电击后受到了更多损害:不仅出现了9个肉眼清晰可见的电击痕迹,还出现了4条裂缝,“人头”摸上去的手感也变得又干又坑坑洼洼,而这些琼脂糖模型最初时摸起来应该是柔软而潮湿的,就像潮湿的皮肤那样。

相较而言,“淋雨”模型的损伤程度则更轻,只出现了4处小穿孔。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淋雨”后被雷击,头部的烧伤将主要出现在头皮部位而非大脑之中,危害程度更低。可见,同样是被雷劈,相比于干燥情况,淋雨能对大脑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不仅降低了电流,还减少了热损伤和机械损伤。

干燥(左)和淋雨(右)情况下受电击的人头模型 |原论文

在1986年的一项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就曾发现潮湿可能有助于被雷击后存活:皮肤干燥的动物被雷击后的存活率仅为30%,而皮肤潮湿的动物存活率则“高达”50%。研究人员认为,“淋雨”可能以多种方式提高了存活率:除前面提到的因素外,皮肤上的水还会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体表的温度;这些水蒸气还可能将电弧稍稍带离人的体表,从而减轻伤害。

预防雷击

正如前文所述,人体被雷击后,体内的电流首先会迅速增加,而后快速下降。我们可以把人体看作一个电阻,电流从被击中的部位一直流入大地。在电流进出的两端,存在着电势差。根据欧姆定律,随着体内电流增加,这一电势差将迅速增大。当电势差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就会沿着人体皮肤表面形成一条电阻远小于人体内部的放电路径,此时绝大部分电流将沿体表进入大地,通过人体内部的电流迅速减小。这种现象名为“表面闪络”(surface flashover)。

表面闪络的产生 | 原论文

湿润的体表正是通过降低发生表面闪络所需的电压,来减小流经体内的电流。类似地,佩戴金属物体也可能降低这种电压,将电流转移至体表,进而减轻雷击伤害。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把自己淋湿并戴上大金链子,就能在雷雨天高枕无忧地漫步了。

虽然表面闪络能将部分电流引到体表,但雷击仍能通过高温、电解、扰乱电信号等其他方式造成严重损伤。特别是心脏这种由电脉冲指导工作的器官,最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在心脏规律运动的不同阶段(P波、Tp、P-R间期、QRS、J点、ST段、T波、Q-T间期和U波),电击造成的损伤大小也不相同。处于左右心室快速复极的T波阶段的心脏对外界电流最敏感,电击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更大。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预防雷击呢?除了直接雷击,雷电还可能通过旁侧闪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引线连通和冲击波这5种方式对人体造成伤害,其核心在于雷电会寻找阻抗最小的路径抵达地面。无论是躲在树下或是未安装适当防雷系统的建筑物内,只要人体成为更佳的路径选择,就可能被击中。因此,遇到雷雨天,我们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哪怕在室内也要远离墙壁、门窗以及可能引入雷电的金属设备。

遇到雷雨天,在找一棵树躲雨和冒雨狂奔之间,后者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参考文献

[1]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017-8938-7

[2]https://www.cma.gov.cn/2011xzt/20100728/2010072808/201208/t20120801_180383.html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50563-w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