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浮桥”真相大白:一个敢炒作,一个敢喊冤(组图)
01
随着越来越多新闻媒体的深挖,黄德义“善人”的形象,其实已经坍塌到支离破碎。
他口口声声说的浮桥,却最终被证实渐渐变成了打桩拉铁锁的固定桥,确实存在河道洪水通过的安全隐患。
他说自己上报多次申请修桥,但是当地水利局工作人员拿出详细的档案记录,证明他一次都未申请过。
黄德义发布视频说修桥前和拆桥之后,有几十人淹死在河道里,但当地的村支书出来揭穿这一谎言,在最近的很多年里,这一河段没有淹死过任何人。
他一开始描述从不强制收费的善人形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站出来的人们戳破。
有人揭露他和家人强制收取过路费。就算是拉着患癌症的病人过河,少3块钱都不允许通行;
有当地人作证说,他天天看着桥上车来车往,一天都可能要有5000元。
也有拉货的司机作证,那时候从他家的桥上过,空车100,拉货200,一来一回就要300块钱。
还有当地村民说,冬天河道结冰,本来可以从河道里过去。但回来的时候,原来的路就被挖断了,他们只好交钱从黄德义的桥上过去。
就连桥边的蓝房子,挖沙的翻斗车,桥头的地磅,挖掉的河岸,甚至非法采砂,都被更多的媒体报道出来。
还有很多,高喊着“打死我抵命”殴打邻村村支书,导致人家缝了20多针。
就像在白纸上一笔笔涂抹出来的素描一样,随着点点滴滴的事情败露,黄德义“善人”形象崩塌殆尽,一个“恶人”的嘴脸开始浮出水面。
很多人才清醒过来,在一个20户的小村庄,动用18口人24小时轮流看守收费的人,一个可以在桥头安装100吨地磅给过往车辆称重的人.....
能是善类?
事情的真相,黄德义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之前说,从不强制要过路费,“乐意给就给,不给就拉到”,说“才收了5万块钱”……
这些事儿现在被那么多乡亲出来“揭露”“打脸”,黄德义还能在被驳回申请之后再次提交申请“喊冤”。
而且有些媒体也是“把握”机会,大肆采访报道黄德义,大作“修桥被判刑”的文章。
这真是,一个敢炒作,一个敢喊冤!
02
是谁塑造了一个“善人”黄德义?
如果重新回首梳理一下此次事件的舆论脉络,并不难找出幕后“推手”。
那些推波助澜打头阵的,居然是一些蓝色官方认证的“官媒”媒体。
正是这些媒体,渲染出了一个“修桥铺路无尸骸”的悲惨且不公的故事。
他们很清楚,这样的故事一下就击中了社会舆论的“痛点”,必然能收割一大波流量。
是新闻,是业绩,更像是生意。
难道不是吗?
那就用这些年的事实说话吧。
还记得这些年,《杀人者,父亲》《寻找汤兰兰》《给产妇缝上肛门》《大学生掏鸟窝被判10年》这些“经典”文章吗?
这些给犯罪分子洗地,网暴受害者,用谣言煽动社会撕裂的,不正是某些“官媒”么?
还记得那个被网暴自杀的孩子,刘学州吗?
是谁“造谣”抹黑这个本已经很可怜的孩子,最终把他逼上了自杀之路?
又有谁见过他们道歉呢?
03
“黄德义造桥”事件能形成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暴,对当地政府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不少官媒“功不可没”。
类似“治沙圣人孙国友”“造桥圣人黄德义”“整顿职场陈志龙”“34亿河道挂大理石”这些经典谣言,不正是XX都市报 、XX日报们不调查不研究,堂而皇之先发出来的?
然后全国各地的日报们纷纷转载,自媒体纷纷跟进,才最终形成这样的舆论风暴吗?
仔细想想,当我们去谴责四川大学张薇的时候,不就是在担心:
这样的新闻“人才”,迟早有一天会堂而皇之地坐进“官媒”的办公室。
然后,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新闻呢?
谁能保证,今天的“张薇”,明天不会是有一个:
王志安、罗昌平、仇子明、董郁玉、柴静、闾丘露薇、成蕾、袁莉……
04
现在,新规出台了,电闪雷鸣,要严肃整治“自媒体”。
对此,我举双手赞成,任何人造谣不尊重事实,都应接受严肃的整治。
但在法治语境之下,“官媒”和“自媒体”并不应该有法律主体地位上的差异。
所以,希望这次严肃整治的,不仅仅是“自媒体”。
法律面前,怎能有免死金牌?
收拾“自媒体”的办法有一万种,随便删文、封号、限流……都能让自媒体痛不欲生。
但怎样整治那些不负责任涉嫌造谣的官媒呢?
这是一个问题。